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7个月婴儿静脉血糖和末梢血糖结果差异巨大,“元凶”竟是……

Tags: 静脉血糖   末梢血糖      作者:朱名超 陈晓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更新:2022-01-12

前 言

血糖(glucose,Glu)是血液中葡萄糖的简称。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89~6.11mmol/L[1]。当血糖浓度过高时,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我们熟知的糖尿病,血糖测定是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一般见于中老年和或体型肥胖者,那么小儿高血糖是怎么回事,是糖尿病引起的吗?下面一起来看一个离奇的高血糖案例。

案例经过

近期,一例血糖室间事件引起了临床投诉,患者是一名7个月大的婴幼儿,血糖高达40.04mmol/L,提示为危急值。

▲患者血糖结果

▲ 患者病历

值班人员立即查看样本状态,反复核对样本,重测样本,检查仪器、试剂状态是否正常,质控状态等等均没有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超高血糖呢?难道糖尿病是个患儿?立即查看患者病历,患儿是因支气管肺炎入院,没有提到有糖尿病、高血糖等情况,难道是输液时抽血?

于是立即拨通临床电话,询问临床抽血时患者是否输液,临床护士确认,患儿刚来就诊,并没有输过液,就是第一次在头皮抽血不畅,后来换的颈静脉抽血。看来抽血也没有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问题又抛向了检验科,于是立即更换仪器检测,同时要求临床重新采血。

患者的肾功能检测检测结果,多项指标异常。尤其是Na、CL和Ca均异常减低,是抽血原因导致的吗?很难推测。让临床重新采血,患儿太小,不配合,最后临床采用手指血复查,血糖结果为5.4mmol/L(如下图)。

为了寻找导致高血糖的原因,只能亲自去趟临床,我们带上那管高糖的血标本,准备试试用临床科室他们自己的血糖仪测一下血糖浓度有多少,顺便了解一下详细的具体信息。与管床医生及抽血护士反复沟通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患者确实是在没有输液治疗时先抽血,只是第一次抽头静脉不顺畅,后来改为抽颈静脉,并没有其他什么异常情况。

▲患者手指血随机血糖结果

案例分析

我们用手指血血糖仪按照手指血的方式去测,结果仪器告警“HIGH”,超出了仪器检测线性范围(血糖仪一般检测上限是30mmol/L)那么这管血的血糖值肯定是超过30mmol/L,跟我们生化分析仪是吻合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估计这个案例即将要成为一个不解之谜了。

就在准备放弃询问回科室的时候,忽然想到还可以再去问问患者家属,抽血前有没有进行其他操作,或者用药。家属和护士口径比较一致,只是患儿妈妈提到在发热门诊曾经给予退烧药(美林),之后就到了病房抽血了……

患者只是采血前刚刚服用了美林,我们都知道美林布洛芬混悬液主要作用是适用于1-12岁儿童感冒或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甜度较高,肯定含糖丰富,但即便如此,小孩刚刚服用美林,血糖也不会达到危急值啊?

还是解释不通,家长说血液是在颈静脉抽取的,难道美林污染了这管血液,又让家长回忆了一下,家长在喂小孩美林时,不太配合,美林洒了很多在脖子上了。我联想了一下,只有一种可能了,那就是护士抽血时可能洒在脖子上的美林污染了采血针或采血管,美林被带进了血液中,真的是这样吗?

我让护士给了一点美林带回去,我做个试验。测测美林里面的糖,然后再把美林加微量在正常人的血清里,测测看看结果怎么样?果不其然,美林经过10倍稀释后的结果,9.26mmol/L,20倍稀释后测定4.79mmol/L。乘以稀释倍数,Glu差不多应该是高达92.6mmol/L。

▲ 美林经过10倍稀释后的结果

▲ 美林经过20倍稀释后的结果

分析是不是有这种可能,采血时被美林污染了,为了证实这种可能性,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将10ul美林加到一个血糖大概在5.4左右的患者血样本中,混匀后重测样本,结果发现与我的预想的居然惊人的一致,真正“元凶”,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患者血糖高达52.82mmol/L,Na、Cl、Ca都是降低的,和之前患儿检验结果比较吻合,这就基本证实了此患儿静脉血血糖是危急值,而手指血血糖又是正常的。患儿肾功能电解质等多项结果异常又与临床不符的原因。

总 结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奇葩结果,有时候让我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结果,竟是你不小心发现的。细心、用心、加一颗好奇心采让我们找到了真凶。

这让我想起一句歌词: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我疑惑解开,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叫我继续追寻。你的一举一动我却备加留心,只要真相大白,一切一切无愧于心……。本案例,艰难的寻“凶”历程,正好是这个歌词的诠释。

工作中除了认真细心外,我们还要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力,一个优秀的检验医师就好比一个侦探,既要能保证检验样本的准确性,还要能甄别导致检验结果偏差的影响因素,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临床医生提供鉴别诊断思路,探索临床诊断路径的检验项目选择和应用,真正为临床和患者服务,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眼睛。

来源:“检验医学”公众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