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提高“两癌”筛查能力 人工智能可帮忙

Tags: 癌症   筛查   人工智能      作者:王宁 更新:2019-06-11


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妇女两癌防治专项基金主办的“体检人群人工智能女性两癌早期筛查多中心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全国启动会暨女性两癌筛查与妇女常见病防治经验交流座谈会在浙江省衢州市举办。座谈会上,全国两癌筛查与妇女病防治领域的知名专家、衢州市各级医院代表及全国各大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主任就女性两癌防控现状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等展开探讨交流。

两癌筛查覆盖面有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幼健康监测室副主任狄江丽回顾了我国妇女常见病防控的发展阶段,并结合《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对当前多个地域妇女常见病防控现状进行了数据分析。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98年~2007年,我国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为34.2%~39.2%,2008年筛查率大幅增加至74.1%,2009年~2017年筛查率在60%上下波动,2018年达到75.5%。但这一数据距离“到2020年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而常见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

狄江丽认为,目前承担“两癌”筛查的主体仍是基层医疗机构,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筛查水平和筛查技术也相对落后,细胞学、影像学专业人员严重匮乏,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两癌”防治项目效果的进一步提升。狄江丽建议,如果能在县级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广泛建立妇女“两癌”筛查与妇女病防治中心,采用人工智能“两癌”筛查技术,对于提升我国妇女病防治工作和“两癌”筛查、诊治以及健康管理能力意义深远。

筛出癌前病变更有意义

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教授赵更力介绍,2018年,宫颈癌检查覆盖了全国614个国家级贫困县,覆盖率达到73.8%,北京、天津、浙江、湖南、海南、重庆、宁夏等省、市、自治区已经实现“两癌”筛查城乡全覆盖。但由于大众普遍缺乏防治意识,加之HPV筛查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以及质量控制体系和信息系统尚未完善,缺乏有效的防控效果评估,致使我国宫颈癌筛查效率仍不理想,宫颈癌发病不断呈现年轻化趋势。

赵更力强调,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对于宫颈癌早诊、早治十分重要,即使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仍需定期进行筛查。“两癌”筛查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筛出癌症,更重要的是要筛查出高级别的癌前病变。传统的细胞学和裸眼筛查本质上还属于主观检查,影响因素较多,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在该领域会大有可为。

人工智能可提高检出率

衢州市衢江区妇幼保健院院长蓝建芳介绍,与全国基层妇幼保健院一样,该院“两癌”筛查相应技术和人才都比较缺乏,出报告周期较长,治疗手段也较有限,造成很多疑似患者失访,或其他良性病变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为改变这种状况,院方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行方案。

2018年9月,结合衢江区妇女“两癌”防治的实际需求,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女性“两癌”筛查与妇女病防治中心项目落地衢江区妇幼保健院。截至目前,完成宫颈癌筛查2000余例,确诊1例;完成乳腺癌筛查7000余例,确诊7例,形成了女性两癌筛查创新性的“衢州模式”。该项目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及专家资源的优势,解决了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筛查方法单一、人员能力要求高、检出率偏低、漏诊率高、检测周期长、质量控制不规范等问题,快速提高了基层“两癌”筛查能力和筛查效果。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乳腺科主任王觉表示,非乳腺方面的专业医生往往乳腺触诊经验有限,而有些乳腺肿块单靠超声很难发现,更无法判断良恶性,因此会漏诊并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基于这些考虑,他所在的科室也引进了人工智能筛查系统,不但可以通过检测血管和血氧的代谢光谱变化,得出肿块的病变和大小,还可以定量分析,快速自动采集数据,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他建议,要联合各方面专家资源,力争将人工智能筛查技术国产化,降低成本,让更多女性受益。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