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大动作!山东大规模招聘无编制医护人员!百万医护去编制真的来了!

Tags: 编制   山东      作者:佚名 更新:2016-09-27

公立医院去编制真的来了!据齐鲁晚报报道:九月十四日,山东聊城市卫计委公布了今年市直公立医院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面试入围名单,七家公立医院参与招聘,入围人员近五百人。公立医院如此大规模地招聘无编制、备案制人员,在全国尚属首次。


今年以来,医疗圈最热的事莫过于公立医院去编制的消息。就整个医疗界内部来说,从院长到医务人员,看法不一,态度不一,有人欣喜,有人担忧。医院去编制,到底是喜是忧,下面就以改革的先行者山东和深圳为例,进行分析。


从山东的情况看:是喜!


山东的喜,源自不是去编制而去编制,而是打的组合拳。山东不止是人事编制改革,更是接连啃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等硬骨头,逐步构建山东医疗卫生体系的新格局。


以医疗价格调整这个硬骨头为例,山东省的做法是:医疗服务价格勇敢大胆尝试放开。对市场竞争得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放开知名专家诊察费等一百三十一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总体看,共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近两千项。


为山东省的大胆做法与勇敢担当点赞。反观其他一些省市的做法,有的到现在为止,医疗价格还未调整,有的即使调整了价格也是升升降降,蜻蜓点水,尺度有限。而山东的做法,正逐渐从根本上清除提升医护薪酬待遇的障碍,这样做,不仅政府可以减轻财政负担,更是有利于医院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由于山东围绕公立医院去编制化一系列政策跟进和逐步完善,目前,全省已备案人员总量为38.2万名,其中省属22家医疗机构3.9万名,各市的440余家医疗机构34.3万名,开创了全国公立医院的先河。


从深圳的情况看:是忧!


和山东的情况相比,深圳的情况比较特殊。山东所采取的公立医院去编制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就是医院有编制的人员保持原有的编制不变,新入职的人员实行备案制,不再有编制。而深圳的尝试更进了一步,也更加大胆,即新建公立医院一律没有编制。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前段时间被媒体热炒的深圳公立医院去编制后医生年薪起点四十万元最高近百万,这钱从哪里来?尽管心中已大概猜到了答案,但还是不免有几分悬疑。直到我看了第一财经在对深圳新建无编医院的采访中公布的一组数字,心中的悬疑才真正落地。


据第一财经报道:去年底,深圳市政府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投资兴建的南医大深圳医院正式开业,并实行去编制化管理。深圳市政府给予该院的运营补助,开业后的第一年是百分之七十,第二年是百分之五十,第三年是百分之三十,三年后自负盈亏。这组数字说明了什么呢?


第一:政府的作用在主导高薪。一年补助百分之七十是什么概念呢?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大概占到医院运营的百分之十。也就是说深圳对新建无编公立医院的补助是国内其他公立医院的七倍,这足以令国内其他所有公立医院汗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深圳医院的医护能有如此高的收入?毕竟在目前医疗服务价格还没有完全放开、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水分还没有完全挤掉的情况下,要使医护的整体收入提升一大截,答案只有一个:政府加大投入!


第二:政府的作用正逐渐消失。政府的补助逐年递减直至自负盈亏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医改担当将遭遇空前的挑战。这样一组递减的数字传递出的信息是:深圳医院医护的高薪是不具有持续性的。不仅如此,一旦没有政府的高投入做后盾,自负盈亏后,医院首要考虑的就是创收问题。而这与该院建立之初就定位为医生收入不与做了多少检查、看了多少病人挂钩的医改担当是有冲突的。一旦该院走向创收,将标志着医改担当的失败!


第二:好日子到头了,苦日子还远吗?高额的薪酬待遇可以吸引来大批优秀的医护,但一旦医院高薪优势不在,没有编制这一致命软肋将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医院还能引来人才、留住人才吗?医院留不住人才,犹如鸟之折翼。好日子到头了,苦日子还远吗?


第三:抓管理控制成本亦是螳臂挡车。


中国民间在抚养孩子时有句谚语叫三岁看大。而这句谚语同样适用于襁褓中的深圳无编医院。三年后,深圳政府的高投入高补助戛然而止所对医院带来的致命隐忧,目前我们能看到医院所采取的对策是控制成本,精细管理。在建院之初,南医大深圳医院各个机构就按照大部制设置,比如行政综合部相当于党办、院办、纪检等部门综合体。这样做的好处是,管理岗位以及职能科室的人数会减少,不到全员人数的十分之一。这个比例是传统医院的一半。但问题的关键是,再高明的内部设置,再精细的管理,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没了政策的庇佑,还能走多远?


从对比情况看:这是一次生死大考!


山东省和深圳市分别从公立医院不同的两个领域深入进行了去编制改革,两地改革的最终成败难下定论。喜的未必就能喜到底,忧的也未必就不会进一步破局。但两地的改革却进一步告诉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去编制已成定局!随着改革的不断探索推进完善,一旦没有编制的医务人员在这场改革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必将带动更多有编制的老人弃掉铁饭碗,加快人才的流动。届时,这对所有的公立医院必将是一次生死大考。

来源:三甲传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