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静脉窦球囊保护介入栓塞治疗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Tags: 静脉窦   球囊   侧窦区   硬脑膜   动静脉瘘      作者:苏伟 李伟 梁士凯 更新:2019-12-27

2016年7月-2017年1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诊治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病人12例,采取静脉窦内球囊保护技术来最大程度保留静脉窦通畅,分析栓塞治疗策略、球囊保护技术要点及并发症。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男9例,女3例;年龄19~68岁,平均(44.7±17.6)岁。临床表现:耳鸣9例,视力下降及眼球突出各1例,认知功能障碍1例,癫痫1例。
 
1.2影像学检查
 
病人术前行DSA检查明确供血动脉、瘘口部位、静脉窦及皮质静脉引流情况。术前病人行头部CT或MRI检查,无颅内出血及缺血病灶。供血动脉为脑膜中动脉、枕动脉、脑膜垂体干脑膜支、椎动脉脑膜支、咽升动脉后支等分支供血。
 
1.3手术方法
 
全麻气管插管,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于双侧股动脉、左侧股静脉内置入6F血管鞘,将6F导引导管置于病变侧颈内静脉,Copernic保护球囊在微导丝辅助下送入侧窦区静脉窦内,将6F导引导管超选置入拟栓塞供血动脉主干内,将单根或双根Headway Duo165微导管在Tracess或Synchro微导丝引导下超选择至注胶动脉内,尽量接近瘘口,微导管造影确认头端位于瘘口或瘘口近端后,充盈保护球囊封闭静脉窦。
 
通过微导管采用注射-等待-再注射技术反复注射Onyx-18,当Onyx-18明显反流或有通过球囊向静脉窦弥散时停止注射,等待一段时间(30s~2min)后继续注射,可行2根微导管内交替注射。通过左侧股动脉的动脉鞘置入5F造影导管行动脉造影,造影确认瘘口完全闭塞后,缓慢拔出微导管。
 
2.结果(图1)
 
11例静脉窦保护良好;1例静脉窦壁有Onyx-18胶附着,局部血流通畅。9例病人完全栓塞(包括1例植物状态),3例病人部分栓塞。1例术后躁动伴恶心呕吐,CT示小脑出血伴急性非交通性脑积水,给予脑室外引流加颅后窝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MRI示小脑肿胀行小脑去骨瓣减压加部分小脑切除。1例术后频繁癫痫发作;2例术后头痛伴认知下降。随访11例,时间6~8个月,静脉窦通畅10例,闭塞1例。临床预后良好10例,认知功能减退1例。术后植物状态1例,未随访。



图1 静脉窦球囊保护介入栓塞治疗左侧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1A、1B左侧颈内动脉DSA正位及侧位示脑膜垂体干供血及双侧横窦乙状窦静脉引流;1C左侧颈外动脉DSA侧位示脑膜中动脉、枕动脉脑膜支供血及静脉窦引流;1D路图下超选左侧脑膜中动脉;1E、1F左侧横窦乙状窦静脉窦内球囊充盈及充盈后栓塞;1G~1I栓塞完成后胶塑形、颈内外动脉分选DSA
 
3.讨论
 
侧窦区是脑组织重要的静脉回流通道,也是DAVF常见的好发部位。侧窦区DAVF的治疗分动脉和静脉两种途径。对于慢性狭窄闭塞的静脉窦,可以通过静脉途径闭塞局部静脉窦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对于受累静脉窦存在正常引流功能或其为主要引流通道的时候,闭塞静脉窦会带来严重并发症。本组病例受累静脉窦均存在正常引流,因此,作者采用静脉窦内预置保护球囊,然后通过动脉入路进行栓塞治疗。
 
保护球囊的目的主要是一方面阻止Onyx-18被血流冲走,另一方面保留静脉窦的通畅,保持正常引流。2009年SHI等报道7例DAVF应用球囊保护行栓塞治疗的研究,认为静脉内球囊保护可以保留静脉引流通畅。在球囊的选择方面,常选择的高顺应性球囊如Hyperform球囊、Hyperglide球囊、Copernic球囊等。前2种球囊直径为4mm,难以保证球囊与血管的完全贴合,不能完全阻断血流。
 
Copernic球囊的顺应性和可视性好,有更大尺寸如8mm×80mm和10mm×80mm,能满足大部分静脉窦保护的需要。作者常规采用Copernic球囊8mm×80mm,能较好地闭塞静脉窦,但静脉窦内有分隔,要达到物理上的静脉窦完全封堵较为困难。即使应用静脉窦内球囊保护技术,仍不可避免胶向窦内弥散。由于有球囊的保护,这些胶多贴附在窦壁,不影响静脉血流。
 
另外,在注胶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胶的硬膜弥散在窦壁还是在窦内。侧窦区DAVF常为多支不同区域的动脉供血如脑膜中动脉供血区、枕动脉供血区、椎动脉供血区等,跨窦分布。在注胶动脉的选择上,作者首选脑膜中动脉。本组脑膜中动脉显影良好、超选过程顺利7例,迂曲明显3例,显影差2例。对于脑膜中动脉迂曲的病例,通过Headway Duo 167微导管配合Synchro微导丝可顺利到位。对于2例脑膜中动脉显影差的病人,通过微导管造影仍可见脑膜中动脉显影。Headway Duo 167是一种编织线圈复合式微导管,长167 cm且头端仅1.6F,对于迂曲纤细的血管,其扭控力、导向性和跟踪性较好。本组5例病人仅通过脑膜中动脉单一途径即可达到DAVF的完全栓塞。
 
作者认为,脑膜中动脉可作为DAVF的首选注胶动脉。HeadwayDuo微导管可提高到达瘘口的成功率。虽然部分病例可通过脑膜中动脉单支动脉注胶达到完全栓塞,但大部分病例仍需多根注胶动脉交替。本研究为病例系列研究,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总结验证。
 
原始出处:

苏伟,李伟,梁士凯,任春晖,黄弢,郭毅,王贵怀,姜除寒.静脉窦球囊保护介入栓塞治疗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23(10):455-456.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