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REDUCE-AMI研究结果发布!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梗合并左室功能保留的患者未能获得长期获益 | ACC.24研究速递

Tags: 急性心梗   β-受体阻滞剂   左室功能保留   ACC.24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更新:2024-04-09

北京时间4月6—9日,第73届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会议(ACC.24)于美国亚特兰大举办,本次大会共设置5场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s(LBCT),包含23项最新公布的临床研究结果,涉及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瓣膜病、心肌病、高血压等众多方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张萍教授团队将在现场为您带来实时系列报告,敬请关注。

Long-term Beta-blocker Treatment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 The REDUCE-AMI Trial

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室射血分数保留患者中的长期治疗

(REDUCE-AMI研究)

图片

Troels Yndigegn教授公布REDUCE-AMI研究结果(罗江滢 摄自亚特兰大)

图片

REDUCE-AMI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 J Med)

01 研究背景

以往大量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患者能够从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中获益,其中包括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常常合并左心功能障碍,缺乏现代的治疗手段。而随着再灌注时代的到来,心梗患者可通过高敏肌钙蛋白进行及时且明确地诊断,并可以接受PCI、抗栓药物、高强度他汀、RAS阻滞剂等治疗措施。β-受体阻滞剂在心梗患者中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荟萃分析及观察性研究等并未得出一致性结论,因此需要新的研究来明确再灌注时代下β-受体阻滞剂在心梗患者中应用价值究竟如何。

因此,研究者们设计了REDUCE-AMI研究,旨在明确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室功能保留的患者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能否改善其预后。

02 研究设计

REDUCE-AMI研究是一项基于注册、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平行组、事件驱动的临床研究,在瑞典(38个中心)、爱沙尼亚(1个中心)和新西兰(6个中心)等多中心开展。

纳入标准

≥18岁;1型急性心梗后1~7天;住院期间完善冠脉造影检查;随机分组前任意时刻行冠脉造影提示阻塞性冠脉病变;心梗后超声心动提示EF≥50%。

排除标准

无。

干预手段

所有纳入者按就诊的中心进行分层随机,1:1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口服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或无β-受体阻滞剂组。

主要终点

死亡及新发心肌梗死复合终点。

次要终点

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因房颤入院;因心衰入院。

安全性终点

心动过缓、低血压或晕厥;因哮喘或COPD入院;因卒中入院。

流程示意图

图片

03 研究结果

本研究自2017年至2023年共计纳入5020名患者,99.7%完成了主要终点事件的随访。

1. 基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心梗类型、既往口服β-受体阻滞剂比例等基线特征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接受PCI治疗的比例与β-受体阻滞剂以外药物治疗方案也未见差异。

图片

图片

2. 随访与依从性

中位随访时间为3.5年。β-受体阻滞剂组中有62.2%接受美托洛尔治疗,37.8%接受比索洛尔治疗。β-受体阻滞剂组在随访1年时仍有81.9%坚持用药,无β-受体阻滞剂组在随访1年时有14.3%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

3. 主要终点

两组发生全因死亡或心梗复合终点的比例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图片

4. 次要终点

在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因房颤入院、因心衰入院的次要终点上,两组也未见统计学显著差异。

图片

5.亚组分析

通过对年龄、性别、静息心率、重要合并症、既往β-受体阻滞剂使用等预先指定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亚组分析后,趋势均类似,未见β-受体阻滞剂的显著获益。

图片

6.安全性终点

两组的安全性终点相似,心动过缓、低血压、晕厥、因哮喘或COPD入院、因卒中入院的不良事件发生比例均较低。

图片

04 研究结论

在急性心梗伴射血分数保留(LVEF≥50%)的患者中,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并不能降低死亡或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开放标签试验无法实现盲法、终点事件来自注册处而非集中判定、有小部分患者组间交叉,但这些局限可能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