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跨国药企纷纷裁员,数***失业,下一步营销方向在哪里?

Tags: 裁员   跨国药企      作者:MedSci 更新:2018-10-06

诺华将裁员2200名、诺和诺德裁员650名、葛兰素史克裁员650名、武田制药裁员450名、辉瑞裁员300名、赛诺菲裁员400名、艾尔建裁员1400名……,类似这样的报道屡屡现身。医药圈真的要凉了?

近期,医药圈的裁员浪潮不断袭来,各大知名跨国药企相继被爆出裁员的消息,其中包括诺华、诺和诺德、葛兰素史克、武田制药、辉瑞、赛诺菲、艾尔建等。这些跨国药企裁员的主要对象分别是医药代表、高失败率的新药研发部门人员、非核心业务部门人员。

“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外资药企裁员已经成为趋势。”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认为,外资药企裁员主要分为三步,一是非医药专业人员;二是非主营产品人员;三是压缩专业营销队伍,即大家常说的医药代表。

梅斯医学数字营销负责人称,从国内来看,随着招标状况的不断改变,以及药价下行压力,加上医药代表进院困难,销售效率下降,外资企业裁员是被迫之举,也预示着未来企业的营销需要进行战略转型,从全覆盖聚焦到优势治疗领域,从人海战术转向数字营销方向,这是两个重要趋势。从战略上,有取有舍,将业务更聚焦于研发、创新药物、甚至首创药物方面,而将竞争力较弱的领域,或缺乏原研专利产品的领域逐步通过第三方,或转型数字化营销。梅斯医学已经为众多国内外药企提供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成本效益提升明显,这也是促进营销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全球来看,同类创新药越来越多,充分竞争的结果是利润下降,如PD-1/PD-L1已经有6个产品上市,还有一大批在后头,即使是巨大的市场,在众口夺食情况下,很难形成超百亿美金的重磅炸弹产品。因此,企业寻求首创新药(first-in-class)成为必然。诺华与默沙东的剧烈转型,也说明这一点。

药企巨头裁员动作频频 年初三家已初现“端倪”

别看跨国药企在9月份的裁员“浩浩荡荡”,但其实2018年年初的裁员潮,也让各大跨国药企员工“慌得一比”。

1月3日,艾尔建宣布裁员1400人,成为新年“第一裁”。裁员涉及公司商务团队1000名员工,外加400个停招岗位。除裁员之外,艾尔建宣布还将通过其他措施进一步节省开支,此措施一落实,公司的运营成本相比2017年可节省3亿~4亿美元。

而触发艾尔建此次大动作的直接原因,是因2017年10月美国地区法院判决其核心产品Restasis多个专利无效。干眼症治疗产品Restasis在2016年为艾尔建贡献了15亿美元的销售。迫于股东压力,艾尔建不得不做出调整。

1月7日,辉瑞通过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宣布,将停止目前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新药开发,并在未来几个月里将裁员300人。

而触发辉瑞此次裁员的理由是“成本高昂、成功几率太小”。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患者人数众多,但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针对疾病的治疗开发一直是一个巨大挑战,包括默克在内的多家药企尝试多以失败告终。

此外,1月下旬,赛诺菲也开始新一轮裁员,经官方发言人Ashleigh Koss证实,赛诺菲正在裁减美国糖尿病血管销售团队的400名员工,但负责PCSK9降脂药物Praluent的血管团队将不受此次裁员影响。

对此外界猜测,除了糖尿病的竞争压力之外,赛诺菲的PCSK9药物Praluent没有达到商业预期是此次裁员的重要原因。Ashleigh Koss强调:“这次重组将使赛诺菲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并且专注于最近推出的业务板块。”

跨国药企纷纷裁员不外乎有三大主要原因:一是受市场和政策影响,其全球战略调整,开始聚焦细分领域,引发裁员;二是药企之间流行并购整合、产品线外包,冗余人员被裁;三是节省经营成本,投入到优势业务中去,即把钱花在刀刃上。

诺华将裁员2200名,将聚焦重点战略,瞄准细胞与基因疗法诺华大转身?裁员2200名、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制药日前宣布,计划未来四年在瑞士的巴塞尔、施泰因、洛迦诺和施韦泽哈勒共裁员2200名,约占诺华瑞士员工总数的16.92%。此举将波及1500名药品生产一线员工以及约700名商业服务部门职员,此前8月份公司还对旗下眼科业务进行调整。

对于此次裁员,诺华认为,削减人员是为了专注重点战略,与此同时自身还创造了450个新的就业机会,以配合此前曾对外公布的细胞与基因疗法生产基地筹建工程。资金的投入与抽离夹带着诺华对医药行业的部署和观察。“诺华本身就是通过并购成长的公司,未来的创新药物发展仍将是诺华的主要增长点。”医药战略咨询机构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向健康界如是说。

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江慕忠表示,未来诺华仍需要通过并购以进一步扩充产品研发线,包括创新药、非专利药、特别是生物仿制药,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等领域。诺华为巩固自身在新兴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进行了诸多相关战略投资。

诺和诺德裁员650名,细分赛道在美遇冷,拓展慢性病领域。

9月18日,丹麦公司诺和诺德发布《转变研发方式的计划》,将在中国和丹麦裁员400人,其中涉及30名中国研发中心人员。此外,9月28日据路透社消息,诺和诺德发言人表示,还将在美国削减约250个工作岗位。计划裁员的员工中有100人来自该公司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美国总部的后勤岗位,其余的150人来自糖尿病治疗支持岗位。

诺和诺德在全球有4.2万余名员工,主要致力于糖尿病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创新解决方案研发。但是,近年来糖尿病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诺和诺德药品在美国市场价格遭受打击。诺和诺德CSO Mads Krogsgaard Thomsen表示,“对诺和诺德来说,裁员减产是必要的,这是为了确保公司具备足够的创新研究能力,支持长期增长目标。

目前,诺和诺德正在计划拓展在各严重慢性病领域的产品线,增加产品多样性,加大对转化生物学科及技术革新的研发投入。为优化资源配置,诺和诺德通过提升自动化及数字化能力,运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等方式,提高研发效率。同时,公司为进行研发转型,今年将在丹麦、美国、英国建立4个“转型研究部门”,推动心脏代谢、干细胞等优先治疗的创新研究。

葛兰素史克裁员650名,全球重组优化供应链,拓展新品研发。

9月12日,英国葛兰素史克发言人玛丽·安妮·莱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裁员名单将包括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和北卡罗来纳州的科研三角园的各100名内勤人员,从IT人员到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均有涉及,另外还将裁撤分散在美国50个州的450名医药代表。

目前,葛兰素史克已就裁员项目向美国商务部和各州报备,裁员带来的资金结余将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和商业支持。以研发为基础著称的葛兰素史克营业增长主要依靠新产品,此次结余资金的转投也是“叶落归根”。此外,从近年统计来看,美国、日本医药代表数量均略有下降,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制药公司商业模式的转型,医药代表将面临角色重塑和就业机会削减的挑战。

据了解,此次裁员是葛兰素史克最初在7月公布的财报中披露的全球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当时公司表示,“显著提高集团的竞争力和效率,主要通过供应链优化和降低行政成本”。预计到2021年,公司重组预计将耗资20多亿美元,但同期每年也将节省5亿多美元。

武田制药裁员450名,全球业务调整,加强外包聚焦三大板块。

9月11日,武田制药公布关闭芝加哥地区美国总部的计划,并将其美国业务集中在夏尔运营的波士顿地区,此举将关闭1000个相关岗位,削减约7%的合并员工。此外武田制药预计,收购夏尔的交易将会在2019年初完成。

日本武田制药相关发言人介绍,武田制药在美国范围内的裁员是为了使自身更加聚焦在肿瘤和现代医疗保健领域。据武田制药估计,调整后将为武田制药每年节省1.6亿美元的开支,这些开支将被用来投资加强自身研发管线。

未来,武田制药将减少自身关注的疾病领域,推出心血管领域,将现有研发项目和研发人员转移至外部合作伙伴,将自身研发方向集中在肿瘤科、消化内科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疫苗三大块。根据规划,武田制药将其所有区域商业部门划分为五个区域事业部和两个专科事业部,后者包括肿瘤专科事业部和疫苗专科事业部,并将加大在新兴市场的投入。

“大而全”转向“细而精” 巨头转型或献“饕餮大餐”

事实上,在多数医药界人士眼里,未来药企们专攻细分领域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十几年来,医药企业们一直面临着一些问题,好研究的疾病领域,新药已经研究的较为广泛;而癌症等较为复杂的领域,新药的研发成果则较为缓慢和耗费成本。

让跨国药企感到不适的现状是,研发成本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且新药的销售额也不如此前。更重要的一点是,跨国药企很多专利已经到期,而研发效率的降低,使得多数研发没能给出太多令人满意的成果。

业内普遍认为,十多年增长红利过后,跨国药企曾经“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当市场红利消失殆尽,跨国药企仅靠“瘦身”是显然不够的,要活得更好还需不断“强身”。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药企产品线外包后,接盘侠中总是不乏中国药企的身影。当跨国药企通过裁员、外包等措施,聚焦细分领域发力新药研发时,国际人才和市场占有率必将迎来重塑,跨国药企和中国药企之间的格局分配也将迎来重构。

“别人非核心业务的剥离,未尝不能成为我们的饕餮大餐。”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市场研究总监高岩向健康界表示,中国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医药行业的资源配置当中,国际巨头的业务剥离与整合或许能给国内企业带来机会。

从国际产业布局来看,国内企业纷纷采取走出去战略,但是在国外并没有完成的研发体系,或者产品体系,靠自建团队不切实际。“巨头的非核心业务单元体系完备且规模价格适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买船出海”的理想标的。”高岩如是说。

这种双赢的模式,或许对中国药企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岩认为,“制药巨头原研药的产品线还在,国内优秀企业的营销能力便有了用武之地。”据美国医药咨询机构IQVIA预测称,全球市场增长潜力的重心将明显偏向新兴市场。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