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沪率先探索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打造“顶天立地强腰”大卫生格局

Tags: 区域性医疗中心   顶天立地强腰   大卫生格局      作者:佚名 更新:2020-01-07

没有马医生,我的眼睛都保不住了。”傅兰珍老人很感谢家门口医院的这名好医生。患类风湿关节炎30年,她全身关节严重变形,每一次出门都是折磨。

近期,随着白内障加重,如何去市区大医院看病更令她发愁。周浦医院眼科主任马晓昀得知后,给傅兰珍一颗“定心丸”:足不出周浦镇,从手术到出院,一周时间完成。这解决了患者就医的大麻烦。

顺着傅兰珍就医经历的“小幸运”,我们可以真切感知上海正在掀起的区级医院转型潮——一大批区级医院正摆脱“夹心层”的尴尬,迎来发展新契机。

技术“下沉”

根据全市部署,上海一批区级医院将打造成为全新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去年10月,上海公布25家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实现16个区“全覆盖”。周浦医院作为其中之一,着力做优、做强医疗服务,眼科建设只是一个缩影。

(图说:上海首批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名单)

在徐汇区,作为该区目前唯一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徐汇区中心医院(又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抓住“中山-徐汇”医联体创新机制的机遇,让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以及姚礼庆教授等一批中山医院名医先后“落户”。

顶尖技术“下沉”,病患也会跟着“下沉”。以内镜业务为例,自中山医院内镜专家全面指导徐汇区中心医院消化内镜工作后,这里的内镜中心诊疗量翻了4倍不止,病人络绎不绝。

黄浦区目前唯一的区域性医疗中心——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发展路径”又有不同。它由原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黄浦区传染病院、黄浦区妇幼保健院“撤四建一”而成,整合了市、区两级医疗机构资源,形成全新的区域医疗中心。目前,这里的日门诊量达4000人次至4500人次,背后也是九院名院士、名医生、名学科形成的“磁石效应”。

“倾斜”远郊

区级医院搭上转型发展“快车道”,最重要的是对接病家之需。分析认为,上海这些年通过持续深化医改,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广大市民给予了不少好的反馈,但实现“就近、就便”就医,仍与病患期待有较大距离。

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被视作上海的“破题之举”。根据上海市卫健委给出的信息,25家医院在确保上海16个区全覆盖的同时,以支持远郊医院为主。上海市中心三甲医院集中,这波区域性医疗中心“倾斜”远郊是“合理布局优质医疗资源”的又一做法。

据市卫健委消息,区域性医疗中心向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上与市级医院“对接”,承担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

形象地说,上海的医疗不仅要大型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顶天”“立地”,还要让区级医院“强腰”。

“盘活”资源

政策撬动区域“盘活”医疗资源。记者在多区实地走访发现,区域性医疗中心已成为“区内热事”。

在浦东新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占据4席,为16个区最多。这4家中心分别是:浦东医院、周浦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公利医院。作为“4/25”,四家医院而今正铆足劲头谋发展。事实上,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也正成为区级医院的“身份”新象征。

根据市卫健委给出的“时间表”,在2021年底前,上海将基本完成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布局和认定,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为此,上海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支持医联体建设的绩效激励、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推进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上下联动;将探索建立医联体内整合型服务模式,逐步实现预约、就诊、转诊、出入院、付费、随访、检验检查等全流程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基础上,实现医联体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互认。

打造全新的区域性医疗中心,业内人士认为,这项建设工作也会对不同单位和机构提出新要求。比如,各区政府要加大资源投入,合理布局规划,主动争取市级医院支持;市级医院则要围绕临床端和服务端“两端”发力,通过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级。

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正当其时

二三十年前,上海人看病并不“扎堆”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中山医院,并不动辄跑“三甲”,大多数人要么去地段医院,要么去区中心医院。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就近看病。

转变,似乎出现在十多年前。三甲医院不断“做强”“做大”,由地段医院等转型而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依靠政策“红利”获得“托底”发展。

在此期间,区级医院逐渐落于“不进则退”的尴尬境地,作为“平台”的吸引力在减弱,学科难免日趋萎缩,人才逐步外流。而另一头,则是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病家半数以上是看常见病、多发病。

这对矛盾,能否能通过区级医院的转型而化解?此外,日益增长的康复、养老、护理需求更被视为“健康蓝海”,也有待开发。
 
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可谓正当其时。这项工作不仅将进一步织牢覆盖全市的“健康保障网”,还将构建起更为科学的“一、二、三级”医疗格局,形成更合理的梯度就医模式。

在高效、科学的医疗体系里,应该有医院去“摘星”,攻坚疑难命题;有医院“托底”,做好健康预防与保健随访;还有医院“守中段”,解决常见病、多发病。

让每个病家获得有尊严的医疗——品质医疗格局,透露着一座城市人文关照的密度。上海正在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从“亚洲一流”到“世界一流”,始于一次次筑牢、优化覆盖全市的医疗体系与平台。

来源:长三角健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