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Stroke: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再添新证

Tags: 非维生素K拮抗剂   口服抗凝药   房颤   卒中      作者:国际循环编辑部 更新:2018-09-17

近期,Strok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于真实世界人群(初级及二级保健人群)中探讨了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引入后心房颤动抗栓治疗改善对卒中及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研究对斯德哥尔摩县医疗保健数据库中5年内曾被诊断为心房颤动的所有住院存活患者进行随访,于2012年及2017年分别共计对41 008例和49 510例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研究期间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处方应用率从51.6%增加至73.8%,CHA2DS2-VASc≥2分的患者显著增加至78.7%。同期,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的应用率从0.4%增加至34.4%。此外,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由2012年的2.01/100人年降至2017年的1.17/100人年(发生率比=0.58,95%CI:0.52~0.65)。

另外,在卒中及出血风险最高的年龄≥80岁的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率增加及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减少均最显著。然而,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改变(发生率比=1.00,95%CI:0.92~1.09),且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中亦是如此。泊松回归分析显示,随口服抗凝治疗的增加,缺血性卒中的相对风险降低了10%,总体卒中风险普遍降低27%。

上述结果提示,2012~2017年口服抗凝药物应用增加使得心房颤动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需强调的是,卒中风险降低最显著的人群是卒中及出血风险最高的老年患者。因此,该研究结果为目前所采用的有关心房颤动患者卒中一级及二级预防的现有指南推荐提供强力支持。

原始出处:
Tomas Forslund, Joris J. Komen, Morten Andersen, et al. Improved Stroke Preven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Stroke. Aug 2018.

来源: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