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1.5亿人离发病仅一步!2023糖尿病前期指南:符合中国人的诊断标准、风险人群分层管理

Tags: 糖尿病      作者: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更新:2023-07-04

糖尿病前期可以被认为是分水岭,如出现则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和痴呆症等的风险增高。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疾病发生的关键。

近期,《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发布,旨在进一步强化预防糖尿病的理念,明确应该重点干预的人群和干预措施。本文我们对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流行病学、糖尿病前期的危害、糖尿病前期的防治方面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整理。

一、糖尿病前期定义及诊断标准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糖尿病前期是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包括IFG、IGT以及IFG+IGT三类人群。此外,本共识更新推荐,在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该共识基于WHO 1999和ADA 2022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制定了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图片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二、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

中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持续升高,患病人群数量庞大,糖尿病前期流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生活方式改变、超重或肥胖及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增加等。

一项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按WHO 1999标准,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约1.48亿人),其中IFG、IGT以及IFG+IGT患病率分别为3.2%、11.0%以及1.9%。此外,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三、糖尿病前期危害

糖尿病前期标志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高血糖的损害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可以发生,糖尿病前期与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症、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个体进展为糖尿病。中国大庆研究显示,若不进行干预,每年约有7%的IGT个体转化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30年后糖尿病的累计患病率为95.9%。糖尿病前期主要与下列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四、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

糖尿病前期干预原则为:应依据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低进行分层管理。具体包括:

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预防糖尿病的基石并贯穿于糖尿病前期干预的始。低风险人群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考虑联合药物治疗。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是合理膳食和适度运动。推荐糖尿病前期人群合理膳食、控制热量摄入,并进行每周>150 min中至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糖尿病前期人群主要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医学营养干预和运动干预

根据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风险分层,低风险者先实施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未达到预期干预目标可考虑启动药物干预;高风险和极高风险者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干预。阿卡波糖是目前唯一在中国获得IGT适应证的药

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GLP-1R、噻唑烷二酮类、奥利司他等药物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五、预防发生糖尿病前期

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应早期及时干预,推荐使用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

中国一项研究显示,干预脂毒性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的自然进程。降甘油三酯的药物主要包括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多项研究显示,贝特类药物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常见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和吉非贝齐。

来源:医学新视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