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为什么我的血抽的不合格?护士和患者都想知道的问题

Tags: 血抽   检验‘医学知识’      作者:李金刚 更新:2018-10-22

作者: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李金刚

在日常工作遇到不合格标本中,大多都是标本溶血或标本发生凝固。标本溶血多发生在新生儿科、小儿内科、老年病科、ICU等科室。为什么多发生在这些科室?为什么会发生溶血?溶血后对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血常规标本不能凝固?为什么溶血或凝固标本不能将就出结果?夜班时碰到这样的案例,使我觉得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病人及家属了解这些方面知识的必要性。

图1

图2

图1图2为同一个病人的血常规结果,图1为第一次采血笔者看血小板低,就进行了复查,图片镜检等一系列复检操作,镜检结果和机器做出来一致,发出报告,随后大夫给我打电话说血小板结果与病人临床不相符,我随后给护士打电话问采血过程有无异常。她说她采完血后看见里面有凝块,重新采血怕家属不愿意,就自己把凝块挑出来自以为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图2为第二次采血结果。

常见的造成溶血原因

1、穿刺困难或操作不当

①患者静脉充盈不良,血管弹性差,导致穿刺困难,采血时间延长,造成部分血液凝固使红细胞机械破坏,造成溶血。

②采血时血管定位不准,针头在血管中来回探测血管,多次探针虽然采到了血,但因针头的机械性作用而造成红细胞机械性损伤,易致局部血肿和标本溶血。因此,如果在进针时血管定位不准,不易探到血管的情况下,探测血管动度达到3次仍然未找到血管时,最好换血管重抽,避免溶血。

③新生儿取血尽量不使用真空采血管,因为真空管持续负压大,静脉血管腔细小,血流入快,易造成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发生溶血,但现在多采用真空管采血。

2、容器不洁净(现在多采用一次性真空管,故基本不会出现)

3、剧烈震荡

采血成功后,避免剧烈震荡,轻轻摇晃,使之与抗凝剂充分混匀,立即送检。送检过程也要避免剧烈震荡。

知道这些刚才的问题就简单了。老年病、ICU等病人多数血管弹性差。新生儿的血管细不易定位,真空管持续负压大,血流入快,固易发生溶血。

溶血后的影响

1、血细胞内、外各种成分有的梯度差,有的成分相差数十倍(如钾、LDH红细胞内浓度与血清浓度的比率分别为23:1和160:1),因此发生溶血后可以使血钾和LDH值比实际值偏高。

2、血清尿素氮溶血后导致光谱蓝色部分吸光度值升高,导致其测量值偏高。

3、标本溶血能使红细胞计数降低,还会影响白细胞分类:使中性粒细胞比例迅速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但不会影响白细胞计数。溶血标本造成的检验差错可造成严重的临床错误判断。

血常规凝血的一般原因

1、患儿的血管较细,如其体重较大其血管条件更加不好,进行采血的难度比较大,在抽血过程中如果回血量比较小,进入采血管的血没有完全和抗凝剂混匀而出现凝固。

2、新生儿为缺氧状态,其有较高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故其血液粘稠性非常高,更容易凝固。

3、患者静脉充盈不良,血管弹性差,导致穿刺困难,采血时间延长,造成部分血液凝固。

掌握采血方法和技巧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业务水平,不但减轻患者痛苦,更是标本化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但是规范的采血由于以上原因,也会造成标本溶血或凝固。在这个医患关系较紧张的年代,病人及家属也要懂得采血成功与否也是有自身血管因素在里面的。

案例里的护士的忧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病人存在,采一次不行就骂骂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提高采血技术,如果标本出现溶血或凝固,努力跟病人和家属解释清楚,以实际行动取得社会及大众的理解与支持。

来源: 检验医学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