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发布,要点全解来了!

Tags: 医疗服务   质量安全报告   要点全解      作者:刘文阳 更新:2019-10-09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长期面临巨大挑战。可喜的是,反映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标,包括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我国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众人为健康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所付出的努力。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出版《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在10月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赫捷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郑哲、国家产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乔杰院士等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全国平均住院日9.3天  三级医院连续5年下降

郭燕红介绍了一组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卫生人员的总数已达1230万余人,医疗机构数量近100万所。这一年,全国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3天,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实现了5年连续下降。

我国住院患者总死亡率在下降。郭燕红介绍,这个数据已经由2005年的1.1%,下降至2018年的0.44%。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6.12%,下降至2017年的5.02%;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率由2014年的3.59%,下降至2017年的1.72%。而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颅脑手术死亡率5年来也在持续下降。

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郭燕红表示,我国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已从2011年的17.2%下降到2018年8.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1年的61.4%下降到2018年40.4%,下降幅度非常之大。

在医疗技术能力方面,郭燕红介绍,近年来,以微创化、个体化为典型特点的现代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呈现出“外科治疗微创化、内科治疗外科化、介入治疗常态化”的趋势。

在外科领域,以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逐步取代了传统手术。在部分三级甲等医院中,腔镜手术的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其中,外科机器人手术快速发展。自1997年我国第一台医用机器人“主刀”手术取得成功后,截至2017年,我国已累计完成各类机器人手术达到7万余台。

在内科领域,“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技术”已经实现从诊断到治疗、从腔内到腔外的突破,广泛应用于呼吸、消化、耳鼻咽喉科、妇科等专业,并在基层医院普遍应用。过去需要大手术治疗的部分疾病,如今通过内镜技术基本实现了微创甚至无创治疗。

介入治疗损伤小、恢复快,可以替代部分手术,让药物直达病灶,是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医疗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郭燕红介绍,以心血管领域为例,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的人数以每年5%~15%的速度增长,2018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达91万余例,手术量位世界前列。

“此外,人工智能、3D打印、靶向治疗等新的技术陆续进入临床,进一步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郭燕红介绍。

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上升至40.5%

恶性肿瘤的诊疗技术,一直是各国医疗体系的重中之重。

根据2018年最新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392.9万,发病率为285.8/10万;死亡人数233.8万人,死亡率为170.1/10万。“虽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仍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效。”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赫捷院士表示。

“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规范化诊疗过程依赖于质量控制。”赫捷介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下,我们依托国家癌症中心建立了国家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并初步形成与省级—地市级肿瘤质控中心互相联动的质控体系。

“各级质控中心在肿瘤专业质控网络建设、肿瘤诊疗规范,以及指南的推广应用、肿瘤质控指标的修订与监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以及保障医疗安全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赫捷表示。

通过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已经开始筹建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平台,并对恶性肿瘤单病种诊疗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试点工作。赫捷透露,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乳腺癌等单病种质控试点。

在手术治疗方面,赫捷介绍,随着胸腹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的普及应用,技术显着为患者减少创伤、提高疗效、加速康复。以食管癌为例,调查显示,我国开展食管外科微创技术的医院比例远超欧美国家;吻合口瘘这一主要并发症指标远低于国外水平(1-10%对比5-30%)。同时,食管癌术后平均住院日大幅下降。

在放射治疗方面,三维适形、调强、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定位与照射的准确性。以乳腺癌为例,我国开展的乳腺癌3周大分割放疗技术安全有效,不仅缩短疗程、减少住院时间,还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为全世界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实施大分割放疗提供了一类临床证据。

在药物治疗方面,新的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不断出现,有效提高了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例如,肺癌治疗中针对最常见突变位点的靶向药物的使用,可以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延长3-5倍;对于不能进行靶向治疗患者,免疫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或PD-L1单抗等药物,可以使15%左右的晚期癌症患者获得缓解甚至治愈可能。

同时,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近几年正在得以大力推广和应用,尤其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可以发挥不同学科优势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确保最佳疗效,避免过度治疗和误诊误治,同时有效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赫捷也表示,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上升至目前的40.5%,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癌症五年生存率分别提高到43.3%和46.6%。

日前,十部委刚刚印发了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赫捷介绍,下一步,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肿瘤质控和规范化诊疗工作,继续加强肿瘤诊疗质控平台和网络建设,完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着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心血管外科:多项相关新技术均为世界首创

心血管病的防治对于避免居民过早死亡,改善民众健康至关重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副主任郑哲介绍,据2018年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患病人数约3亿人,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郑哲介绍,为了加强高血压防控和诊疗工作,我国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标准化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目前培训覆盖31个省份,为基层高血压防控和诊疗提供巨大助力。数据显示,2018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得到显着提升,其中控制率增加了2-3倍。

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郑哲介绍,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为75万余例,较2016年增长13%。其中,房颤导管消融手术量近10年来以每年20%的比例增加。2018年,我国完成房颤导管消融手术近4万例。

此外,心脏移植手术量以每年近20%的增幅稳步增长,2018年累计完成490例,心血管诊疗技术可及性持续提高。

“经外科途径介入技术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是具有中国心血管外科特色的新技术。”郑哲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适合国人解剖特点的经心尖植入主动脉瓣和经心尖二尖瓣成形系统已应用于临床。此外,我国医生利用单纯超声引导进行经皮介入治疗,率先实现了“不开刀、无射线、不全麻”治疗常见结构性心脏病,多项相关新技术均为世界首创。

在先心病治疗领域,中国医生原创的双根部调转手术进行复杂先心病的解剖矫治,手术效果明显优于既往术式,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郑哲介绍,左心室辅助装置是目前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采用磁悬浮无接触轴承,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心脏之一。

“从上个世纪的跟跑,本世纪初的并跑到当前多个领域的领跑,我国心脏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郑哲对此感到自豪。他表示,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院内死亡率为1.7%,2018年下降至0.9%,6年下降了47%。

其中,冠心病治疗的主要外科手术“冠脉搭桥手术”,从2004年至2017年,在年手术量保持5-10%的增幅的同时,手术死亡率从2.8%下降至2.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从7.8%下降至3.8%,住院天数缩短2天,“这一水平目前已经与美国持平。”

“未来,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将继续以‘质量控制和改进’为工作目标,加快技术创新和临床转化,强化质量监管,提高心血管病诊疗同质性,”郑哲称。

妇产科:孕妇死亡率下降至18.3/100000

近几年,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500万的新生命诞生,而且高龄孕妇呈增多的趋势,这为产科的医疗安全带来了挑战。

国家产科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乔杰院士介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孕产妇总体的死亡率从建国之初的1500/100000,下降到了2018年18.3/100000。“这也是祖国70年发展最重要的成绩之一。”

产科专业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深化开展。乔杰介绍,我国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三级产科质量控制体系,目前已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部分省份已经建立了县区级质控中心。

剖宫产率是产科质量控制的重要过程指标。乔杰介绍,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剖宫产率由2013年的45.35%降至2016年的40.23%。近两年,虽然高龄产妇急剧增多,收治危重症的1000个三级医院的剖宫产率在2017年仍然控制在41.32%。

生育政策调整后,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人群比例增加,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及育龄妇女子宫切除风险增高。乔杰称,对此,我国研发了胎盘植入凶险等级预测评分体系,创新手术止血技术九步止血法,并应用于临床,有效地减少了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率。

我国也在积极开展产前诊断新技术。乔杰介绍,比如将新兴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产前、胚胎植入前诊断。如今,我国遗传疾病的无创产前检测能力迅速提升,目前对已知致病基因并造成严重出生缺陷的单基因疾病诊断基本能完成产前/胚胎植入前诊断,并实现了胚胎复杂单基因疾病诊断及HLA配型分析同时完成,从而达到生育健康后代并治疗患儿的双重目的。

胎儿宫内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在传统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实现广覆盖的基础上,我国胎儿医学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针对部分胎儿疾病我国开展了胎儿宫内诊断和治疗技术,为胎儿疾病的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乔杰表示,下一步,国家产科质控中心的工作重点将按照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

在发布会上健康界了解到,截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连续5年以《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的形式,向行业和社会全面客观展现我国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的形势与现状。

来源:健康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