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正逐步走入老龄化,对老年病人的重视力度,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临床上我们也观察到:老年患者伤口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而且有较高的死亡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正是老年患者伤口的特点和相关注意事项,希望读者朋友们可以对身边的老年人更加重视和关爱。
很多老一辈的人都很忌讳去医院看病,信奉“小病拖,大病扛”,既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又经常进行自我安慰:伤口总是会好的,没有长不好的伤口,自己年轻的时候,受过更重的伤,什么治疗都没有,最后也慢慢好了。
类似这样的想法,无疑都是错误而危险的。打个比方:在夏天肥沃的土地上,撒满种子,不用管就能结出果实;而在冬天的冻土上,要想种些农作物,就要先松土、搭暖棚、多施肥、精心呵护。尽管说起来,植物都是靠自己长出来的,但是外部环境的支持依然很重要。
医生的作用是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受伤后的环境,包括创造适合伤口愈合的环境以及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年轻人的生命力旺盛,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处于巅峰期,对于意外损伤的容错率较高,但是老年人就不同了。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疾病是不用治疗就能好的,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疾病是治不好的,剩下的三分之一需要医生的帮助才能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疾病都会落在这最后的三分之一里。
(3)神经系统反应变慢,分析和判断能力低下,遇到危险的规避和反应时间变长,更容易受伤;
(4)心血管代偿能力降低,患者容易发生休克等并发症;新陈代谢速度下降,伤口愈合时间较年轻人更长;
(5)高龄患者全身的反应较差,对于感染或者休克的症状不明显,往往会误导治疗,以为情况稳定,其实已经十分危重。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现代社会中,各种慢性伤口的患者日渐增多,如褥疮、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溃疡等。这些伤口的共同特点是:并非由意外伤害产生,更多的是因为局部皮肤软组织病变造成的溃疡。
这种病理机制和外伤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慢性伤口周围的血管已经病变,无法提供充分的营养和免疫。就好像如果土壤肥沃,那么庄稼被收割后也可以很快再长出来,但如果地上都是沙子又有虫灾,上面就长不出来庄稼。因此,慢性伤口如果靠自己愈合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
遭遇此类伤口时,一般会建议手术治疗,但矛盾的是,有严重慢性伤口的老年人,全身情况也会很糟糕,合并一些慢性病,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局部伤口的恶化也会和全身情况的变差形成恶性循环,越往后拖延越没有手术的机会,路越走越窄。
除了前文提到的感染和休克这两个严重并发症外,老年人受伤后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受伤后长期卧床造成的坠积性肺炎、肾结石、消化不良以及静脉血栓形成,这些并发症比伤口本身更容易威胁患者生命。
英文谚语里“祸不单行”的翻译是“one ill turn deserves another”,本意就是一种疾病会导致另外的并发症。在受伤的早期就正确干预,让伤口迅速愈合,是避免此类并发症的最佳措施。等各种并发症出现后再想到要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就会被动很多。
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在生活中,对老年人要多一些关心,帮助他们正确预防和认识伤病。当意外发生时,老年人容易从盲目自信变成陷入绝望,年轻人应当对这类情况足够重视,积极救治,细心护理,耐心交流,切勿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来源:烧伤科医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