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光纤溶脂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下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Tags: 光纤溶脂   肉毒毒素   轮廓整形      作者:龚卫华 王楷 周志春 更新:2020-02-04

当代女性以下面部瘦小为美,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面 颊部、下颌缘、下颌区容易产生脂肪堆积,咬肌肥大也较 为常见,严重影响了下面部的形态美观,促使大量就医者 积极要求改善下面部形态。以往对于下面部轮廓改善常以 单纯注射A型肉毒毒素瘦咬肌为主[1-2],这种治疗方式较为 单一,改善程度有限,且无法解决下面部皮下脂肪堆积及 轻度的皮肤松弛问题,而光纤溶脂技术可以达到去除皮下 脂肪堆积并改善皮肤松弛的效果[3],有鉴于此,自2016年9 月以来,笔者将光纤溶脂联合A型肉毒毒素综合应用于下面 部轮廓美容中,并与单纯应用光纤溶脂或A型肉毒毒素进行 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246例 女性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均要求改善下面部形态,年龄 19~38岁,平均(26.5±5.5)岁,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1、对照组2,各82例。观察组给予光纤溶脂联合A型肉毒毒 素治疗,光纤溶脂部位包括面颊、下颌缘、下颌区,A型肉 毒毒素注射咬肌;对照组1只采用光纤溶脂治疗,光纤溶脂 部位与观察组相同;对照组2只采用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 注射部位与观察组相同。所有就医者均由同一组整形美容 医生采用同样设备进行光纤溶脂(面颊、下颌缘、下颌 区)及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操作。 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就医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的 内容及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存在下面部脂肪堆 积及咬肌肥大并积极要求改善者,轻度皮肤松弛;③面部无整形手术史者;④治疗前相关检查无明显异常;⑤精神 状态良好。本研究排除标准:①A型肉毒毒素药物过敏者; ②老年性下面部皮肤松弛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④严重脏器疾病及不能耐受手术者;⑤对治疗效果要求过 高,不切实际者;⑥下颌角骨性肥大者。 采用器械:光纤溶脂机(四川博一医疗科技有限公 司);采用试剂:衡力A型肉毒毒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有限责任公司,规格:50U/瓶)。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设计:就医者进行面部清洁,取端坐位,治疗前 拍摄术前照,美蓝标记面颊部、下颌缘、下颌区光纤溶脂范 围及咬肌注射范围,设计双侧耳垂下缘处为下颌缘光纤溶脂 入口,选取下颌区上缘正中处为下颌区光纤溶脂入口。

2.2 光纤溶脂操作:采用500ml生理盐水+20ml利多卡因+0.4ml 肾上腺素配制肿胀液,常规面部消毒铺巾,设计入口处局 部麻醉,采用10ml注射器针头穿刺入口,对光纤溶脂区域 进行局部少量肿胀麻醉,采用细吸脂针穿刺光纤溶脂区域 建立光纤溶脂隧道,光纤溶脂机接无菌光纤,置入溶脂区 域皮下脂肪层,设置光纤溶脂能量:6~8W,功率20Hz;光 纤探头由远及近进行溶脂操作,回拉时释放光纤功率,对 皮下浅层脂肪呈扇形进行溶脂,同时加温收紧筋膜层,操 作时左手食指感应溶脂区皮肤温度及层次,每个隧道溶脂 点间距0.3cm左右,每条隧道往复操作3次,溶脂完成后, 采用2mm吸脂针连接20ml注射器回拉形成负压,抽出溶脂区 域已溶解的脂肪,操作完成后立即用无菌冰袋局部冰敷溶脂区域皮肤,入口针眼处用7-0尼龙线缝合1针,1周拆线, 术后佩带下颌弹力套加压。

2.3 A型肉毒毒素注射:光纤溶脂治疗完成1周后再进行A型 肉毒毒素注射,采用衡力A型肉毒毒素50U+2ml生理盐水配 置,每侧咬肌注射50U,用1ml注射器分别抽取备用。嘱就 医者反复用力咬合确定咬肌最突出部位2个点。注射区域常 规消毒,戴无菌手套,嘱就医者咬紧牙关,1ml A型肉毒毒 素连接30G针头于注射点垂直进针,针头部分全部穿刺入肌 肉中,此时回抽以检查是否刺入血管,明确无回抽血液后 嘱就医者放松牙关,注入肉毒毒素,每点注射量为25U。两 侧同样操作,注射后用无菌棉签轻压3min防止针眼出血, 注射后6h内针眼严禁见水,1个月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严 禁注射区域按摩。 观察组采用上述步骤进行光纤溶脂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 操作;对照组1只进行上述光纤溶脂治疗;对照组2只进行A 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2.4 评价指标:光纤溶脂术后半个月左右大部分消肿,完 全恢复需要3~6个月;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2~3d开始起 效,4~8周达到最佳效果,维持效果半年左右;为观察本 研究最佳效果,选取治疗后4个月进行满意度随访,就医 者对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价,选项包括:非常满意、满意、 不满意,就医者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 ×100%;同时治疗医师及第三方评价者(未参与本研究的 医师)也对术后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满意率统计方式与 就医者相同。

2.5 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以 例,%表示,采用 χ 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 P <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246例就医者术后随访4~6个月,所有观察组就医者下 面部脂肪堆积、下颌轮廓及下面部皮肤松弛均得到有效改 善。治疗医师、就医者及第三方医师分别对术前及术后4个 月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就医者满意率为93.9%,治疗医师满 意率为95.1%,第三方医师满意率为95.1%(见表1),不满 意5例为溶脂改善仍不足,术后半年进行二次手术调整后满 意。典型病例见图1~2。 对照组1就医者满意率为73.2%,治疗医师满意率为 78.0%,第三方医师满意率为75.6%(见表2),主要不满意 为下颌轮廓改善仍不足。 对照组2就医者满意率为70.7%,治疗医师满意率为 74.4%,第三方医师满意率为73.2%(见表3),主要不满 意为下面部轮廓及下面部皮肤松弛改善不足。观察组与 对照组1及对照组2满意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05)。

4  讨论

下面部是颜面部重要的美学部位之一,其美观与否直接关系面部整体形象。较多女性容易出现面颊部、下颌缘、下 颌部脂肪堆积(双下巴),从而显得下面部宽大而肥厚,伴 有咬肌肥大时,显得更加臃肿,这与当代女性追求的瘦脸、 “V”脸严重不符,促使大量就医者寻求治疗改善。传统治 疗方式通过注射肉毒毒素瘦咬肌改善下面部形态[4-5],但作 用十分有限,无法解决脂肪堆积问题,也有的采用单纯吸脂 方式进行治疗[6-7],但无法有效解决脂肪堆积引起的轻度皮 肤松弛,单纯吸脂手术也可能进一步加重皮肤松弛[8]。光纤 溶脂技术可以解决局部脂肪堆积问题,同时也具有紧致皮肤 的效果,近些年在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9-10]。 光纤溶脂是利用等离子光热溶解理论的脂肪溶解技术, 通过光纤能量将脂肪细胞均匀液化,液化的脂肪由人体自然 代谢或通过吸脂针排出体外,在光纤溶脂操作中,高能量的 等离子激光由光纤探头发出,使能量周边的脂肪细胞破裂, 在处理脂肪的同时可精确控制减小损伤;同时光纤溶脂具有 强烈的皮肤收紧作用,光纤能量能在靠近真皮层浅层的部位 加热,转化后的热能能让皮肤光滑紧实[11-12];光纤溶脂具有 深浅两个层次去脂肪的功能,把堆积在深层的脂肪溶解,同 时对浅层脂肪进行精雕细琢,这样能够避免溶脂后出现凹凸 不平的现象[13]。相较传统吸脂方式具有一定优势[14-15]。 本次将光纤溶脂方式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瘦脸相结合应 用于下面部轮廓美容,旨在改善就医者面颊部、下颌缘、 下颌部脂肪堆积及轻度的皮肤松弛,达到改善下面部宽大 臃肿的效果,共应用于82例就医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 果,整体满意率较高,较单独应用光纤溶脂或单独应用A 型肉毒毒素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对于光纤溶脂联合A型肉 毒毒素应用于下面部轮廓美容的体会是:①应严格把握适 应证,此治疗较适合于局部脂肪堆积伴轻度皮肤松弛者, 对于严重皮肤松弛者难以达到较好的改善效果;②操作中 应先将光纤探头伸入远端,再由远及近进行溶脂治疗,扇 形多隧道进行溶脂操作,溶脂点间距0.3cm左右;③操作 应仔细精细,层次不宜太浅,以免损伤皮肤,保持在皮下 脂肪层之间操作;④操作功率不宜太大,下面部应控制在 6~8W,以达到精确控制,减少不必要损伤;⑤光纤溶脂与 A型肉毒毒素结合可以同时处理下面部的脂肪堆积及咬肌肥 厚,达到更好效果,由于光纤溶脂后下面部肿胀明显,A型 肉毒毒素在光纤溶脂1周后注射较为合适;⑥光纤溶脂后溶 解的脂肪应用细吸脂针吸出为宜,术后恢复更快。 笔者认为光纤溶脂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下面部轮 廓美容优势在于:①安全性高,无重大并发症风险;②治 疗过程中不适感较低,相较传统脂肪抽吸手术疼痛度小, 瘀青、积液可能性小[16-17];③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微小 的光纤探头插入脂肪层操作,在激光溶脂的同时还可以凝 固小血管,治疗后无明显出血;④刺激胶原蛋白增生及重 塑,紧致皮肤,改善轻度皮肤松弛效果明显;⑤光纤溶脂 与A型肉毒毒素结合应用,发挥二者优势,治疗效果更佳。

光纤溶脂治疗后效果可长期保持,但A型肉毒毒素维持效果 时间有限,要保持最佳效果仍需多次注射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光纤溶脂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下面部 轮廓美容可以达到良好的术后效果,光纤溶脂改善下面部脂 肪堆积及轻度皮肤松弛,创伤小、效果好,A型肉毒毒素瘦咬 肌,微创安全,综合运用后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略。

原始出处: 

龚卫华,王 楷,周志春,光纤溶脂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下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2):26-29.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