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盘点:2型糖尿病近期重要原始研究汇总

Tags:    作者:MedSci 更新:2018-10-21

【1】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依帕列净与肾功能下降的关系

在EMPA-REG OUTCOME试验中,依帕列净减缓了2型糖尿病血管疾病患者的CKD进展。在预先指定的统计方法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eGFR变化的斜率来评估肾功能的治疗差异。研究人员将参与者(n=7020)随机分组(1:1:1)至将依帕列净10mg/d、依帕列净25mg/d或安慰剂加入标准治疗中。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依帕列净与所有时期个体eGFR斜率的均匀变化相关。在治疗开始时,调整后的平均斜率(每周eGFR变化,ml/min/1.73m2)随依帕列净而降低。然而,在长期治疗期间,依帕列净的年平均斜率(ml/min/1.73m2/年)没有下降。停药后,调整后的平均eGFR斜率(ml/min/1.73m2/周)增加,平均eGFR仅在依帕列净组恢复至基线水平。在CKD风险较高的患者亚组中,结果是一致的。由此可见,依帕列净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与肾小球内压的降低有关,可能有助于肾功能的长期保存。

【2】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血管事件的影响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事后分析了利拉鲁肽对患有和不患有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除标准治疗外,患者随机(1:1)接受利拉鲁肽或安慰剂治疗。这些分析评估了由基线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60 vs ≥60mL/min/1.73m2)和基线白蛋白尿分层的结局。总体而言,2158和7182名患者的基线eGFR分别<60或≥60mL/min/1.73m2。在eGFR<60 mL/min/1.73m2的患者中,利拉鲁肽组主要复合心血管结局的风险降低,与eGFR≥60mL/min/1.73m2的患者相比。利拉鲁肽在更细的eGFR亚组(相互作用P=0.13)和将eGFR作为连续变量分析中没有一致的调节效应。由此可见,将利拉鲁肽加入到标准治疗中可降低T2D合并CKD患者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

【3】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司美鲁肽的心血管安全性

近日,PIONEER 6研究评估了口服司美鲁肽的心血管安全性,这是第一个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片剂。PIONEER 6研究是一项针对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进行的多国、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每日一次口服司美鲁肽(最多14 mg)或安慰剂加入标准治疗中。总体而言,该研究在21个国家的214个地区共招募了3183名患者。在基线时,糖尿病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4.9年,平均HbA1c为8.2%,并且84.6%的患者具有已知的心血管疾病/中度CKD。由此可见,PIONEER 6研究提供了T2D和较高心血管风险患者口服司美鲁肽心血管安全性的证据。

【4】艾塞那肽对高心血管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在EXSCEL临床研究中,一周一次的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可以降低14%的全因死亡率。但艾塞那肽对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的益处尚不清楚。在EXSCEL临床研究的人群中,本研究建立一种评估MACEs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评分体系,经过平均3.2年时间的随访,1091名(7.4%)患者出现死亡,1744名(11.8%)患者出现MACEs。能独立预测MACEs和全因死亡率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并发症(比如有心血管疾病史)、BMI、血压、血红蛋白A1c与肾小球滤过率,全因死亡率和MACE风险预测模型对患者有中度的区别度,校正的C指数分别为0.73和0.71。艾塞那肽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风险分布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能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和不良心血管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一些基本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艾塞那肽的疗效与患者的基础心血管风险无关。

【5】2型糖尿病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度和相关性分析

最近,有研究人员在一个2型糖尿病男性样本群体中评估了阴茎勃起功能(ED)的流行度和相关性。研究包括了2016年10月和2017年4月之间,在研究人员所在糖尿病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这些参与者完成了一个国际阴茎勃起功能指数(IIEF-5)简短版本调查问卷,从而来诊断ED严重度等级。所有经历了阴茎功能排查的患者还经历了身体检查,并询问了人口和医疗历史。最后,总共包括了550名男性,排除了20名患者,并且35名患者没有完成计划中的研究步骤,最终的研究分析群体包括了495名患者。研究发现,通过IIFE-5评分,318名患者具有ED。在318名ED患者中,轻度、轻度到中度、中度和重度ED分别包括 37、65 、95和121名。ED在具有高学历、中等教育和低于中等教育人口中的流行度分别为83.3%、60.2%和35.4%。另外,ED在中国2型糖尿病男性中的流行度为64.2%。最后,研究人员还指出,年龄的增加、糖尿病时间的增长以及不良的血糖控制都能够促进ED在2型中国糖尿病男性患者中的流行度。研究人员还发现,高学历也许增加了2型男性糖尿病患者的ED风险。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