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Tags:    作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更新:2021-05-10

Bronchiectasis | Concise Medical Knowledge

lecturio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导致中小支气管反复损伤和(或)阻塞,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咳痰和(或)间断咯血、伴或不伴气促和呼吸衰竭等轻重不等的症状。

共识结合国际和国内开展的支扩相关研究,对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进行更新,以期为支扩的临床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本共识仅针对有临床症状且胸部CT明确有支气管扩张的成人患者。

发病机制

尽管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扩具有异质性,但都具有气道重塑和气道扩张的共同特征。其发病的初始阶段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阻塞或牵拉、支气管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损害、气道分泌物潴留,从而使呼吸道更容易发生病原体感染和定植,而病原体的持续存在引发肺部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结构破坏和管壁重塑,进一步影响气道分泌物排出,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导致支气管永久地病理性扩张,这一过程被称为支扩的“恶性循环”。国内研究表明,支扩患者肺组织病理切片中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均有上皮增生,包括杯状细胞增生和(或)肥大,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证实支扩患者存在异常上皮重塑伴黏膜纤毛结构受损,导致炎症和感染。由于支气管周围炎症导致邻近肺泡破坏,扩张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萎陷、纤维化、肺气肿和肺大疱的表现。因此,支扩本质上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病因学

支扩是由多种疾病导致气道结构破坏的共同终点,其原因多种多样。作为疾病临床评估的一部分,仔细询问病史,寻找原发病因,进行病因鉴别诊断,不但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诊疗措施,而且可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昂贵费时的辅助检查。即使经过全面检查,仍有大部分(约50%~70%)支扩患者无法明确病因,称之为“特发性支扩”。支扩的主要已知病因如下。

1. 既往下呼吸道感染;
2. 免疫功能缺陷;
3. 遗传因素;
4. 气道阻塞和反复误吸;
5. 其他肺部疾病;
6. 其他系统疾病: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中均有不同比例的支扩发生。有报道支扩与炎症性肠病具有相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咳痰症状时,应排查是否合并支扩。

临床诊断

支扩患者必须存在影像学上支气管扩张的表现,应行胸部CT检查,其中HRCT对诊断更具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还需关注其发生的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和发展的严重程度。因此针对支扩的诊断,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高危人群筛查

(1)长期(超过8周)咳嗽、咳痰(特别是脓痰)、痰血,或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尤其是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

(2)慢阻肺频繁急性加重(≥2次/年),重症哮喘或哮喘控制不佳,且既往痰培养PA阳性的患者;(3)慢性鼻窦炎、RA或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慢性咳痰或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

(4)既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史、实体器官或骨髓移植史、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史,出现慢性咳痰或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

2. 影像学诊断:支扩的诊断有赖于影像学检查。目前国内外诊断支扩最常用的影像学工具是胸部HRCT,其中扫描层厚≤1 mm的薄层CT对支扩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帮助明确支扩潜在的病因,如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及异物阻塞等。
支扩的胸部HRCT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内径与其伴行肺动脉直径比例的变化,正常人左右肺支气管内径与并行肺动脉直径的比例分别是0.75和0.72。

支扩的胸部HRCT主要表现直接征象包括:

(1)支气管内径/伴行肺动脉直径>1;

(2)从中心到外周,支气管末逐渐变细;

(3)距外周胸膜1 cm或接近纵隔胸膜范围内可见支气管影。

间接征象包括:

(1)支气管壁增厚;

(2)黏液嵌塞;

(3)呼气相CT发现“马赛克”征或“气体陷闭”。

此外还可见到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改变、气管壁增厚(支气管内径<80%外径)、黏液嵌塞、树芽征等。当CT扫描层面与支气管平行时,扩张的支气管呈“双轨征”或“串珠”状改变;当CT扫描层面与支气管垂直时,扩张的支气管呈环形或厚壁环形透亮影,与伴行动脉形成“印戒征”;当多个囊状扩张的支气管彼此相邻时,则表现为“蜂窝”或“卷发”状改变。
部分特殊病因的支扩影像学有着其特征性的表现,如ABPA在影像学表现为双上叶为主的中心性支扩伴黏液栓嵌顿;结核性支扩常发生在结核好发部位,以上叶为主;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则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心性结节、树芽征、细支气管扩张、弥漫性分布或基底部分布为主。

3. 病因学诊断与鉴别:不同病因的支扩患者如ABPA、免疫缺陷、PCD、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等,其治疗策略可完全不同。因此,对于所有的支扩患者均需要行下述常规检查明确潜在病因。

(1)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和合并症,尤其是幼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史包括结核感染。

(2)全血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持续偏低可能提示潜在的免疫缺陷,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ABPA的可能,血小板增多与活动期RA和IBD有关。

(3)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lgE)、曲霉特异性lgE、曲霉皮肤点刺试验:用于鉴别ABPA。如果诊断ABPA,需警惕是否存在混合型肺曲霉病可能。(4)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用于对免疫缺陷的诊断进行初筛。当患者免疫球蛋白升高时,行血清蛋白电泳进一步区分多克隆还是单克隆,排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5)痰培养:包括常规痰培养和分枝杆菌培养,痰培养可指导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同时,对某些微生物的检测也有助于明确潜在病因。例如,烟曲霉的分离建议排查ABPA;分枝杆菌培养可进一步排查合并NTM肺病。可合理应用二代测序或其他分子技术用于检测病原体。

当支扩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需进一步行特殊检查明确病因,包括:

(1)支扩患者若合并PCD的临床特征,建议对PCD进行筛查,检测方法有鼻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浓度检测、鼻黏膜活检、高速视频显微分析测定纤毛摆动频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评估纤毛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检测和基因检测(例如动力臂基因DNAH5、DNAI1和DNAH11;辐射丝头端基因RSPH4A和RSPH9)等。

(2)支扩患者若合并关节炎或其他结缔组织病临床特征,建议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化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核抗体和ANCA等。

(3)支扩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或误吸病史(或症状),建议进一步行胃镜、胃食管pH值检测、食管阻抗检测等以筛查胃食管反流病。

(4)病变局限者应注意询问病史(例如是否有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隔离症),并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除外气管支气管内病变或异物堵塞。也可对以干咳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下呼吸道分泌物抽吸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对样本行微生物培养。

(5)支扩患者若出现反复多部位或机会性感染,需排除特定的抗体缺陷[如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特异性多糖抗体缺陷]。可测定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基线水平,若此抗体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建议接种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4~8周后再次测定;抗体水平仍低于保护阈值可提示功能抗体缺陷。

(6)支扩患者若存在囊性纤维化(CF)临床特征(例如幼年出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定植、双侧上肺为主的支扩、消化功能不全、幼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建议行2次汗液氯化物检测及CF跨膜传导调节蛋白基因( CFTR)突变分析。

4. 疾病严重度评价: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样,为指导患者的分级管理和预测未来风险,支扩也需要疾病严重度评价工具。目前临床大多通过影像学评价(Reiff评分较常用)来评估支扩的严重程度。但由于支扩的发病具有较显著的异质性,影像学受累和支扩严重程度之间并无密切相关性。国外学者从多维角度,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急性加重风险及细菌定植等情况,设计并证实了支扩严重程度指数(BSI)和E-FACED评分可以用于支扩严重程度评价,国内对这一方面研究有限。

(1)BSI评分包括年龄、体质指数( BMI)、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既往2年住院次数、既往12个月急性加重次数、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PA及其他微生物定植情况、影像学表现8个指标。总得分0~4分为轻度,5~8分为中度,≥9分为重度。BSI评分主要用于预测支扩患者未来病情恶化、住院、健康状况和死亡情况。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2)E-FACED评分包括既往急性加重情况(E)、FEV1占预计值%(F)、年龄(A)、铜绿假单胞菌定植(C)、影像学严重程度(E)及mMRC评分(D)5个指标。总得分0~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E-FACED评分主要用于预测支扩患者未来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风险。具体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作者:支气管扩张症专家共识撰写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具体详情,参见《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