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重磅干货:医学领域的发文建议?专访复旦大学汪萱怡研究员

Tags:    作者:网络 更新:2023-09-21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是国际疫苗协会(ISV)主办的同行评议国际期刊。本刊发表关于疫苗学和免疫疗法的研究,包括新型和实验性疫苗的探索。主编由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专家Ronald Ellis担任。截至目前,期刊年下载量高达280万次,被引超过1.3万次。根据最新的JCR期刊评价指标,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影响因子4.8,在免疫学领域位列Q1。

此次,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的副主编汪萱怡研究员将为大家带来全面、详实的分享,在重点介绍期刊发展、同行评议流程、投稿常见误区的基础上,为科研人员顺利在国际期刊发文提出宝贵建议。

受访人简介

汪萱怡,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治疗性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外聘专家、世界卫生组织免疫和疫苗相关实施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期刊副主编和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期刊编委。

专访视频

专访精选

Q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汪萱怡:第一,目前来看从作者投稿、审稿到发表见刊的过程时间较短,这是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的一个特点。

第二,期刊的名称加入了"Immunotherapeutics"字样,使得这本期刊的涵盖范围(Scope)得到扩展,这也是未来疫苗免疫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预防性疫苗做到目前,能够做疫苗的主题已经不多了。如果不能把这本期刊的内容向免疫治疗方向拓展,将来会极大的限制这本期刊的稿源。

以上这两点是我们期刊与其他期刊相比优越的地方。

 

Q您认为科研人员想要写出并且顺利地发表一篇比较好的论文,尤其是在我们这本期刊上,比较重要的因素会有哪些方面?

汪萱怡:要在我们期刊或者任何一个学术期刊上顺利发表一篇文章,最关键的当然是研究的选题以及整个研究的质量,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基础的。

在此之外,对于国内作者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还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中英文的文章,在格式、风格、要求上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第二个挑战是语言的问题。毕竟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这个问题始终会存在。我自己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一些非常精细化的描述上面,由于英语不是母语带来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所以每次我的研究文章都会请一个英语为母语的研究人员进行修改或编辑。其实国内有些研究的基础都是非常不错的,问题就出在英文文章的撰写上。

由于以上两点挑战限制了国内一些好的研究得到很好的呈现。

 

Q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期刊的同行评议的过程以及常见拒稿原因?

汪萱怡:作为期刊副主编,接到投稿邮件后我会进入编辑网页邀请审稿人,当天就可以完成。接下来被邀请的审稿人接受邀请、进行审稿、审稿完成后上传审稿意见。一般来说要求至少两位审稿人完成文章评审,有时候是三位。我们期刊的审稿周期相对较短,即便如此,这个过程依然是影响文章从提交到发表的制约因素。之后,我会在第一时间总结审稿意见,结合文章原稿对审稿意见进行编辑并发给作者。接下来就是作者修改的流程。完成了审稿后,我们会根据情况给出决定:拒稿、小修、大修。修改完的文章会交给审稿人继续审稿直到没有意见,同意发表。这是目前审稿的大致流程。

拒稿的最主要原因是研究本身科学性不够。有些文章其实是为了文章而文章,不是因为科研而文章,这是最主要的拒稿原因。除此之外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文章撰写的格式不是按照科研论文的方式进行的,很多科研论文的相关要素都有缺失。但这种原因拒稿的相对比较少。

 

Q分享一下您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汪萱怡:我想实际上还是自我成长。第一个原因: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提高:作为一个中国人,英语不是母语,同样也会面临着这之前提到的一些挑战。编辑审稿工作能够让我在阅读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和被审文章的过程中看到它的优点和不足,在我今后的研究文章中加以借鉴。

第二个原因:希望借助自身在国内外研究和交流的经验,针对每一篇经手的文章找到合适的审稿人,促进领域里国内外学者的交流,帮助国内的学者,让领域内优秀的研究工作在国际期刊上有更好的展示。

汪萱怡研究员发表的相关文章

▲DOI:10.1080/21645515.2023.2167438

▲DOI:10.1080/21645515.2020.1835121

 

▲DOI:10.1080/21645515.2019.1616504

▲DOI:10.1080/22221751.2022.2103455

▲DOI:10.1080/22221751.2022.2088406

 

参考信息: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期刊主页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期刊主页

Taylor & Francis 官方订阅号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