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心脏休息7天 23岁小伙成功复活

Tags: 体外生命支持      作者:程守勤 钱钰玲 刘敏 更新:2015-01-29

讯(记者程守勤 通讯员钱钰玲 刘敏)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获悉,江苏淮安一名23岁的小伙因重症病毒心肌炎,心跳呼吸濒临停止,命悬一线。该院重症医学抢救团队连夜奔赴支援,运用国际先进的叶克膜技术和国内第一家体外生命支持转运系统,为小伙架起体外“人工心脏”。在心脏几乎停跳7天后,小伙的心脏奇迹般复活了。1月27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正式向社会公布了这一消息。


ICU重症学科主任邱海波教授来到小亮床前对其复诊

23岁小伙心脏“罢工”

23岁的淮安小伙小亮(化名)前不久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现在已能下床坐轮椅活动的小亮回想当时仍心有余悸。心脏几乎停跳7天,整个人陷入昏迷,等到恢复意识已是三四天以后的事了,不敢想象自己能活下来。据小亮回忆,大约1月2日左右自己开始感觉无力爬不动楼梯,有些心慌喘气,没觉得会出大问题。到了6号夜里睡不着觉,胸闷喘不过气来,到市里医院诊断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没多久就进了ICU抢救。尽管当地医院积极抢救,病情仍不断恶化,心脏功能愈发微弱,心跳和呼吸濒临停止。然后,自己就陷入了昏迷……

体外建起“人工心脏”

1月9日深夜,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到了远在200公里以外淮安的紧急求助信息:一名23岁的小伙因重症病毒心肌炎,心跳呼吸濒临停止,命悬一线。这是一场与时间、与死神的竞赛,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到这个年轻生命的去留。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邱海波教授连夜抽调优秀医疗团队,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玲、主治医师邱晓华等,在最短时间内奔赴淮安支援。技术精湛的抢救团队和国际先进的设备迅速到位,在患者心脏彻底停跳的边缘,利用“叶克膜”技术(俗称人工心脏),紧急建立起体外心肺支持,整个过程仅耗时30分钟。

正常人心脏每跳动一次都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供应全身,但心脏彩超显示小亮的心脏几乎不工作了,“叶克膜”能在最短时间内为小亮建立起一个人工的心肺。“叶克膜”装置将小亮体内的绝大多数血液引出体外,经人工膜肺氧合后再回输体内,从而代替小亮自身心肺功能进行生命支持。有了“人工心脏”的护驾,小亮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指标逐渐稳定下来,这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和时间。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慢慢放了下来,但是抢救工作远未结束。

7天后心脏功能恢复

为了让患者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救治,邱海波教授及团队果断决定将患者转运至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团队立即启动远程移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一路上一直以“叶克膜”技术稳住小伙的生命体征,就像为他装上了一颗“移动心脏”,暂时执行心肺功能。1月10日凌晨1:30左右,昏迷中的小伙被成功转运至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邱海波教授带领医护团队继续对小亮的体外心肺支持,并根据病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等到一切都安顿好之后已是凌晨2:40。

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毅教授介绍说,在后期的治疗中,要解决的难题有很多——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心功能的调整与维持、“叶克膜”的管理与策略调整、并发症的防控……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关乎小亮的性命。终于,四天后小亮的心功能开始恢复,七天后成功脱离了体外心肺支持,恢复了自主心肺功能。目前,小亮恢复情况十分满意,正在进一步观察康复中。


来源:医学论坛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