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EJN:脑实质出血的位置决定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功能结局

Tags: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网络 更新:2023-01-14

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破坏性疾病。众所周知,较高的血量和出血在脑膜内的扩展(脑内出血[ICH])是预示不良后果的因素。只有少数研究涉及血肿位置对患者功能预后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有无ICH的SA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不同的ICH定位与长期功能预后的关系。

研究人员前瞻性地收集了2010年-2017年期间在一家三甲医院住院的280名连续SAH患者(动脉瘤和非动脉瘤)的数据,并评估了重症监护室入院后获得的大脑初始CT扫描结果。功能不良的结果被定义为SAH后3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2。使用多变量逻辑线性回归来研究ICH位置和临床变量以及功能结局之间的关联。

结果显示,59/280名患者(21%)观察到出血在脑实质扩展。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ICH体积为11.3(4.9-16.2)ml,55/59名患者(93%)的位置为脑膜上。大多数实质性出血位于额叶(n=24.41%)和颞叶(n=12.21%),其次是岛叶ICH(n = 7.12%)、胼胝体(n = 6.10%)、顶叶(n=2.3%)和枕叶位置(n=2.3%)。即使调整了Hunt-Hess等级和年龄,与所有其他ICH位置相比,病变位于胼胝体的患者(n = 6/59)3个月功能不良的风险明显较高(OR=50.5,95%CI 1.3-2004.2,p = 0.034)。在比较整个SAH队列时,这些结果仍然类似(OR= 21.7,95% CI 1.4-347.8,p = 0.030)。

综上,非创伤性SAH患者的脑实质出血,特别是涉及胼胝体的出血,可强烈预测功能结局不佳

 

参考文献:

The location of intraparenchymal bleeding determines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https://doi.org/10.1111/ene.15621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