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频繁高烧不退,可能是心内膜炎!

Tags: 高烧   心内膜炎      作者:王新宇 更新:2019-06-19

这些年,心内膜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年轻化。如果出现了高烧不退、反复时间长,千万不能轻视,尽快到医院检查排除细菌感染心脏的问题。 

问题1: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循血液途径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或临近大动脉内膜的感染并伴赘生物的形成。其中发热、贫血及皮肤黏膜的瘀点瘀斑是最常见的症状。

这个病主要是细菌引起的,可能引起患者反复发热、心功能不全甚至感染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

人的心脏在结构上有四个瓣膜,分别是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我们的心脏是一个血泵,主要功能就是负责把血泵到全身供给各个脏器,心脏的瓣膜就是血泵的阀门,作用是保持血流向既定单方向流动。

如果有赘生物停留在心脏瓣膜上,就会造成心脏瓣膜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回流。赘生物的意思是多余的、额外的、本不应该存在的新生物。出现在心脏里的赘生物,是由细菌、细胞、纤维素等混合形成的。

问题2: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多凶险?

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个病的知晓率不算高,但实际上,它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在我们临床上并不少见。

随着细菌在体内的繁殖,赘生物会不断扩大,严重时会吞噬瓣膜,导致穿孔、瓣叶缺失。成批的细菌还会随着血流散播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分泌的毒素也会扩散到全身,引发非常严重的感染。

赘生物如果从心脏脱落,则可能沿着血管跑到全身,一不小心就可能堵住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血管,危及生命,甚至导致猝死。可见,感染心内膜炎是十分凶险的。

高危人群预警

原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此外,这个病还常见于接受长时间经静脉治疗、静脉注射毒品成瘾、由药物或疾病引起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另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也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问题3: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诊治?

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早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所以,如有不明原因发热达1周以上,应及时作血培养,如兼有贫血、周围栓塞现象和杂音出现,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诊断临床上,医生如果考虑患者有可能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会及时安排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一般简称为心超)检查,这对诊断本病很有帮助。

除了做心超对于诊断十分重要,专家还提醒大家,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抽取足够的血培养。只有进行血培养,才能明确病原体,选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本病。 

治疗:在治疗上,相对较轻的心内膜炎,可以只用药物治疗,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对药物治疗无效,进行性心力衰竭和或者是一些特殊的细菌感染,药物难以控制的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将受到感染的心脏瓣膜切除,换为人工瓣膜。最后,为了降低手术后留在人体内的细菌残余再次造成感染,术后还应该继续使用抗生素一段时间。

总之,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是因为细菌侵犯心脏瓣膜造成的,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发热,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危及生命。血培养和心脏超声检查对于诊断非常重要,严重的心内膜炎需要手术治疗。

专家介绍



王新宇,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感染病临床工作,擅长疑难感染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病的治疗;对于热带病及旅行相关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国际旅行医学协会(ISTM)会员及认证医师,曾获得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先后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子病毒研究所,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学习进修。作为访问学者至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免疫和微生物系进行基础研究工作。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