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Radiology:肝脏MR指纹技术在弥漫性肝病中的应用

Tags: MR指纹技术   弥漫性肝病      作者:shaosai 更新:2023-01-07

统计弥漫性肝病影响着全球约10亿人,与临床上显著的死亡率有关。其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肝脏脂肪变性、炎症、铁载和肝脏纤维化。尽管进行性纤维化和肝硬化会随之而来,但这些过程是动态的,可以通过治疗进行逆转。因此,评估组织学变化对于弥漫性肝病患者的诊断、预后和治疗至关重要。

现阶段活检是评估弥漫性肝病的肝组织的标准。虽然组织学标本可以提供微观层面的详细信息,但肝脏活检是有创的,而且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此外,组织样本体积小导致取样错误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因此,需要一种侵入性较低、定量和可重复的方法来评估弥漫性肝病。

众所周知MRI是一种评估形态学变化的无创方法,可以很好地量化肝脏组织特性。MRI得出的T1、T2、T2*(1/R2*)和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值是反映肝脏组织的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状态的定量指标。每个指标评估不同的肝脏组织特性,可以作为弥漫性肝病的成像生物标志物。

MR指纹(MRF)是一种快速的定量绘图技术,可以在一次采集中同时获得多种组织特性。最初用于大脑,目前的发展使其能够应用于腹部器官。肝脏MRF能够在一次屏气采集中同时对T1、T2、T2*和PDFF图进行核对量化,使其适用于无创的肝脏组织特征评估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弥漫性肝病参与者的肝脏MRF衍生指标与单独的定量mapping参考指标,评估了肝脏MRF的评估重复性及准确性,并验证了MRF衍生的测量结果在肝脏活检组织学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本机构接受MRI检查的弥漫性肝病参与者所有参与者接受了二维肝脏MRF和单独的参考定量MRI检查使用线性回归、Bland-Altman图和变异系数来评估肝脏MRF测量的偏差和可重复性。对于接受肝脏活检的参与者来说,通过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绘图和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关联。

56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9岁±15[SD];32名女性)被纳入比较mapping技术,23名参与者接受了肝脏活检评估(平均年龄,52.7岁±12.7;14名女性)。在患有弥漫性肝病的参与者中,T1、T2、T2*和PDFF图的MRF与参考测量的线性度(R2值)分别为0.86、0.88、0.54和0.99。T1、T2、T2*和PDFF图在肝脏中的重复性的总体变异系数分别为3.2%、5.5%、7.1%和4.6%。MRF衍生的指标在区分中度或严重变化与轻度或无变化方面显示出较高的诊断性能(纤维化、炎症、脂肪变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 [95% CI: 0.52, 0.62], 0.92 [95% CI: 0.88, 0.92], 0.97 [95% CI: 0.96, 0.97] 和 0.74 [95% CI: 0.57, 0.74] )。


 
 38岁患有弥漫性肝病的女性患者其具有代表性的MR指纹(MRF)和参考定量图。在一次屏气中获得的肝脏MRF图(上排)与在三次独立屏气中获得的参考T1(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T2(梯度和自旋回波)、T2*和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都是多回波梯度回波)图进行比较(下排)。肝脏MRF图的重新采集也被显示出来(中间一行)

本研究表明,肝脏磁共振指纹技术提供了可重复的T1、T2、T2*和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aps,且与参考定量maps高度一致并与肝脏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相关。因此表明,肝脏磁共振指纹技术是一种快速、有前途的无创肝脏组织表征方法,适用于弥漫性肝病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疾病进展评估。

原文出处:

Shohei Fujita,Katsuhiro Sano,Gastao Cruz,et al.MR Fingerprinting for Liver Tissue Characterization: A 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 Study.DOI:10.1148/radiol.220736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