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肌释扼定律”,能否推翻骨筋膜室理论?

Tags: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   肌释扼定律      作者:Dr.zhang 更新:2022-05-12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筋膜室内,肌肉、神经等组织因急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前提是骨筋膜室是封闭的间室,骨筋膜室内软组织内容物增加、容量减少导致灌注不足,灌注不足导致的缺氧会加重水肿,形成缺氧-肿胀-缺氧的恶性循环


2018年,张英泽院士团队在《河北医科大学学报》上刊文:

图片

其观察到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临床上发现部分下肢骨折患者,在出现张力性水疱后骨筋膜室压力能得到缓解,并避免向骨筋膜室综合征进展。认为骨筋膜室是一个半透系统,当系统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压力可疏散到表皮与真皮之间。

图片


同一年,河北医科大三院研究生发表了一篇研究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组织学形态的毕业论文。

图片

研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筋膜组织纤维连续性差,并出现部分断裂,可能与压力增加下的自我调节有关。

图片

2019年,《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刊登了张英泽院士的“肌释扼定律”。

图片

“肌释扼定律”,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个人用手掐住自己脖子,是不可能掐死自己的”。当自扼达到一定程度,会得到释放。“肌释扼定律”的理论依据在于:
1.急诊骨筋膜室切开的压力标准没有统一(目前通常认为,压差,即舒张压-筋膜室内压,大于30mmHg,即可诊断)。
2.临床出现张力性水疱患者,骨筋膜室压力得到迅速降低。且相应的疼痛、麻木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

3.对骨筋膜室的动物模型建立过程发现,很多骨筋膜室模型需要持续注入晶体或胶体,才能维持压力。

但“肌释扼定律”并不发生在所有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

骨筋膜室综合征通常由骨筋膜室内容物增加及筋膜室容积减少。肌释扼定律仅发生于没有明显软组织坏死的、无血管损伤的、无外在压迫导致容积减少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

此种类型的骨筋膜室综合征,需与挤压综合征和血管损伤为主的筋膜室综合征鉴别。

图片

该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在于,对于没有发生急性肌肉软组织坏死、且没有外部机械性压迫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可能无需过度积极手术减压。但该理论的实用性以及发生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仅供参考。

来源:骨科青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