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优化生物可吸收支架使用,可预防支架内血栓

Tags: 生物可吸收支架   进展   中国学者      作者:岱西 更新:2018-06-12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作为PCI史上第四次变革,有望克服金属药物洗脱支架诸多不足,但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发现BRS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较高。临床上怎么做好预防和处理?
 
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瑶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朱永翔等就此在本刊进行了阐述。
 
作者指出,目前,尚无生物可吸收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的治疗共识。对于早期支架内血栓的处理,大多可通过血栓抽吸或球囊扩张的方式尽快恢复血流灌注。对于术中生物可吸收支架断裂或出现冠状动脉夹层,补救性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是较好的选择。
 
但鉴于每位患者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的不同,故需考虑“个体化”的原则,最终的治疗方案应综合影像学发现和临床情况来定。
 
生物可吸收支架与现有药物洗脱支架的置入方法并不相同,优化生物可吸收支架置入对预防早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意义重大。
 
首先,接受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的患者必须经过严格的病变准备和充分后扩张。
 
IT-DISAPPEARS研究中,97.9% 和 96.8% 患者进行了病变预处理和后扩张操作,结果早期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达到了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相当的低值(0.6%)。
 
其次,生物可吸收支架叠置具有促血栓作用,故应尽量减少 BRS 叠置的长度,以 1mm为佳。
 
此外,多个专家共识指出应充分发挥血管内超声、OCT 等在精准评估病变、选择合适器械、判断置入效果(膨胀、贴壁、有无断裂、血管壁损伤 )中的优势,指导 BRS 用于介入手术。
 
最后严格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目前临床上推荐生物可吸收支架术后至少维持 6 个月的 DAPT,但也有专家根据TROFI II 等研究结果强调,应至少持续 12 个月 DAPT。
 
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替格瑞洛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那些无法严格坚持 DAPT 的患者,则不建议置入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
 
同时,也期待随着器械及手术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研发更薄、支撑力更强的 BRS,推出更规范的操作原则,使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
 
原始出处:

朱永翔, 蔡金赞, 朱灏. 生物可吸收支架术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及处理.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296-297.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