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一例裴氏着色霉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及病原真菌研究

Tags: 裴氏着色霉   着色芽生菌病   病原真菌研究      作者:不详 更新:2019-09-04

患者男性,34岁,左膝周围红色斑块12年。12年前在广东省某砖厂劳动时被砖块刺伤左膝部,此后刺伤处渐出现红斑块,上覆黄白色痂壳,伴有瘙痒。曾在外院被诊断为银屑病或皮肤结核,但所有的内服及外用药物均无效。患者其他方面健康。查体左膝部皮肤见红色斑块(约20 cm×17 cm),覆盖黄白色痂壳,可见黑点和红点,未见糜烂渗出(图1a,b)。初诊取皮损处鳞屑标本加氢氧化钾直接镜检即发现硬壳细胞(图1c)。取病变组织以沙堡弱氏葡萄糖琼脂(SDA)做真菌培养显示菌落(图2a)、菌丝和孢子(图2b-d)。将菌株用4种不同培养基包括沙堡弱琼脂(SG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察氏琼脂(CDA)和玉米粉琼脂(CMA)在三种不同的温度下(27 °C、37 °C和42 °C)培养14天,发现在27 °C下菌落生长最好(图2 e-p)。提取菌株DNA,扩增其内转录间隔序列并测序,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做BLAST比对,此菌株被鉴定为裴氏着色霉,其核苷酸序列已提交给GenBank,登记号FJ914990。检测此菌株细胞外酶活性(图2q)。组织病理学显示微小脓肿和硬壳细胞(图2r-t)。患者被诊断为着色芽生菌病。口服特比萘芬250mg/次,一日两次。局部外涂含1%萘替芬和0.25%酮康唑的乳膏后用电热毯加热进行热疗(42 °C,每天1小时以上)。病人对此治疗方案反应良好,未出现副作用。治疗后15个月,左髌骨上方最初的皮肤损伤处仍有红色斑块未消退(图1d,e)。我们建议患者继续口服药物并计划1月后手术切除残留病变,但病人未再复诊。患者最后一次就诊时在残余皮损处取标本做KOH制片直接镜检,仍能发现硬壳细胞(图1f),真菌培养阳性。研究表明胞外酶磷酸酶活性与病原菌的寄生状态有关。我们的体外研究表明真菌生长在42 °C时被抑制,表明热疗法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可常规使用。本例大部分皮损治疗效果很好,髌骨上方皮损疗效差可能是由于该部位的血液循环不够丰富。

图a 左膝部红斑块、结痂 图c  刮取鳞屑做真菌直接镜检发现棕黄褐厚壁分隔孢子(硬壳细胞)


图s t 组织病理切片特殊染色看见的真菌硬壳细胞

文章发表后不久的一天,冉老师来电话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那位患者,时隔近10年后,又来复诊了。患者当年离开华西医院后基本放弃了治疗,于是原来已经好转的皮损又逐渐的扩大了,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回华西医院来找冉教授。这次患者表示一定要按冉老师的要求定期复诊,并完全配合冉老师制定的治疗方案······但愿这一次,能让患者彻底治愈。

相关链接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由许多不同的真菌导致的皮下感染,例如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和卡氏枝孢瓶霉;皮炎外瓶霉导致者较少见。感染开始于皮下组织或真皮内,之后是皮肤斑块进行性的增大,斑块通常呈疣状或斑片状,中央有瘢痕形成。病原微生物可以在皮屑或活检组织中被发现,呈着色小细胞样,通常有十字状分隔。其治疗尚无统一的指南,包括系统及外用抗真菌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切除等,预后不理想。
既往认为Fonsecaea pedrosoi是最常见的病原真菌,2010年从着色霉属中发现了新菌种Fonsecaea nubica。相关资料正在研究积累中。

参考文献(略)

原始出处:

Zhang R, Ran Y, Zhang H, Dai Y,etc.A Case of Chromoblastomycosis Caused by Fonsecaea Pedrosoi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Pathogenic Fungi[J],Mycopathologia. 2019 Apr;184(2):349-352.

来源:CSDCMA资讯平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