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Circulation:心衰药物研发挑战重重 如何避免二、三期试验结果脱节?

Tags: 心衰      作者:吴星 更新:2018-10-12

2018年9月,发表在《Circulation》的一项系统评价,旨在对心衰药物研发中替代终点的指标作用进行再评价。

不出意外地,心衰的药物研发已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且对于具有保留的射血分数的急性心衰或心衰患者,仍然没有明确证实的疗法。时间趋势检验显示,早期阶段和阶段III试验终点之间的分歧率越来越高。

尽管二期心衰试验的初步结果往往很有希望,但随后三期结果令人失望。鉴于这种潜在的脱节,合理的做法是对二期研究的目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详细再评价,并将注意力放在这些研究常用的替代终点上。

在这项评价中,研究者对二期心衰试验及其替代终点的作用进行批判性再评价,强调多个替代终点的使用并阐释挑战、过去的经验教训,以及特定的优势和劣势。研究者通过提出优化心衰药物研发效果中需要考虑的一些方法,进行总结。这项评价基于2016年12月2日华盛顿血管临床试验人员论坛上展开的讨论,讨论来自科学家、临床试验人员、工厂和政府赞助者。

在过去的20年里,研究性心衰药物III期试验结果呈阳性的频率下降,但是使用替代终点的二期试验阳性结果率仍然较高。尽管有许多病例证明了生物合理性,但是过去的经验有力显示,三期心衰试验结局的替代终点仍不可靠,且未经证明。相应地,需要对二期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目的进行再评价。

最恰当的做法是转变传统观念,将预测三期试验结果的意图转变为特定研究对象量身定制的方法,并聚焦于药物-患者相互作用和药物机制相关的关键问题。此类策略的首要目的应该是为调查者提供优化潜在三期试验规划的设计和实施,而不是预测最终的结果。

同样,适应性试验设计有可能简化药物研发过程,降低明确疗效和安全数据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患者、健康治疗提供者、学者、监管者,及行业赞助者有动力去优化药物研发,以改善心衰患者的结局。作为共同使命的一部分,对二期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目的,以及替代终点的使用强化审查,有望获得显着潜在获益。

原始出处:

Stephen J. Greene, et al. Reassessing the Role of Surrogate End Points in Drug Development for Heart Failure. Circulation. 2018;138:1039–1053

来源:环球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