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EBCAM:隔姜灸、温和灸和激光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疗效比较

Tags: 分子机制   艾灸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比较      作者:Vivi 更新:2021-12-07

背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艾灸被认为是治疗IBS-D的有效方法。然而,不同艾灸疗法对IBS-D的治疗效果及其在症状管理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从热物理的角度研究三种灸法对IBS-D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分子生物学机制,并探讨温度特性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在43°C的温度下进行隔姜灸(GPM)温和灸(MM)激光灸(LM)】,记录干预过程中各穴位温度曲线。在一般情况、粪便和结肠组织HE染色的基础上评估治疗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RPV1在穴位组织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

IBS-D的造模方法为:在离肛门近8 cm处结肠内灌注1ml冰醋酸(40ml /L) 30 秒。10mL PBS(0.01mol/L)注射冲洗结肠。用宽透明胶带限制大鼠的前肩、上肢和胸部,限制其抓头、抓脸,2小时/天,持续1周。为验证改进的IBS-D模型及大鼠的心理状态,对大鼠的皮毛外观和活动进行监测,记录24 h的食物和水摄入量。计算造模前后大鼠体重变化情况。采用腹泻指数布里斯托尔粪便量表对大鼠粪便进行分析。

GPM组:生姜片(直径18mm,厚度3mm)置于天枢穴(ST25)上,将艾锥(直径7mm,高9mm,重量50mg)置于生姜片上点燃。每天30分钟,持续一周。

MM组:点燃的艾棒(直径0.5 cm)悬于大鼠天枢穴上方约1cm处,每天30分钟,持续一周。

LM组:采用输出功率125mW激光束半径2.5 mm的激光系统(STL808T1-4.0W)对大鼠天枢穴进行激光照射,每天30分钟,持续一周。

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饮水和食物摄取量均少于正常组,体重变化率也明显低于正常组,腹泻指数和布里斯托尔粪便量表均高于正常组,且布里斯托尔粪便量表分级均在腹泻范围内,表明IBS-D模型构建成功。经艾灸治疗后,大鼠心理状态均有改善,散便率、布里斯托尔粪便量表均低于模型组。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HE染色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提示IBS-D为胃肠道非器质性疾病。正常组和各干预组大鼠结肠组织和黏膜结构完整,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IBS-D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有轻度炎症、纤维素渗出和黏膜下血管舒张,但未见明显糜烂和溃疡形成。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TRPV1在穴位组织表达增加,结肠组织表达减少。GPM和MM对IBS-D大鼠的影响比LM更显著。GPM组和MM组的温度曲线呈波状,而LM的温度曲线基本稳定。

结论:GPM、MM、LM在43°C可有效改善IBS-D大鼠的症状。艾灸可能通过激活穴位组织中的TRPV1通道,诱发穴位功能,从而抑制结肠中TRPV1离子通道的病理激活状态,从而改善腹痛和腹泻症状,在IBS-D的治疗中发挥作用。温度稳定的LM可能导致TRPV1受体脱敏和穴位耐受性。GPM和MM的波动温度分布可以对穴位区域提供动态的、重复的热刺激,并可能诱发穴位敏化以增加疗效。因此,在艾灸应用中建议采用动态反复热刺激

文献来源:

Sun, C., Yang, X., Xie, S., et al. (2021). A Comparison Study of the Effect on IBS-D Rats among Ginger-Partitioned Moxibustion, Mild Moxibustion, and Laser Moxibustion.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eCAM, 2021, 4296216. https://doi.org/10.1155/2021/4296216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