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医生骨折后坚持拄拐上班,到底是正能量还是自虐狂?

Tags: 医生   骨折   拄拐   正能量      作者:叶正松 更新:2017-10-25

10月24日的钱江晚报,以《跟腱断裂绑石膏坐诊三月,这样的医生必须点赞?》为标题,报道了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李浒主任医师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

三个月前李医生因为跟腱断裂,骨科同事给他绑了石膏,嘱咐他至少休息两个月。可一个星期后,他坐着轮椅,抱着一副拐杖,准时出现在了门诊。李医生自嘲的说,他可能是个好医生,但绝对不是一个听话的病人。一句玩笑之后,他又投入到了工作中。也因此,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浒“铁拐李”的名号,便在医院里传开了。

长安秋已凉,匠人心依暖。一直以来,关于带病工作的新闻不绝于耳,并且都是正面报道,其中都充满了溢美之词。正值十九大之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坚持拄拐上班,其医者风骨暖人心,其敬业涵养为世范,我们是否该为医者忘我工作的精神点个赞呢? 

讲贡献、比奉献、高境界!一直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于宣传舍己为人甘于牺牲的精神,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诸如焦裕禄孔繁森等,多么严重的病患都强忍着,坚持工作在生产一线,从未被病魔击倒,是我们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榜样,等等诸多事例不一而足。众多的精神标榜充斥其间,以至我们的宣传媒体在报道英雄模范事迹的时候,都几乎有了典型事件固定套路,以及典型稿件固定格式。有道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工作才是硬道理。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不可能好好地工作,现实中我们将生病不休息还坚持工作,当作榜样人物榜样事件,我弱弱的试问一句,这样做,科学、合理、人道吗? 

医生带病工作是一种美德吗?生病了不去休息,坚持出门诊,从个人方面可理解为对工作满怀热情,但这种理解是有片面性的。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当下,如果带病工作加重了病情,或者导致了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那是谁之过?本可以工作四十年变成了十年二十年,究竟哪个损失更大?其次是,病人究竟是喜欢一个健康的医生来看病呢,还是喜欢一个因病行动不便的医生来诊疗?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带病工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医疗的质量。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病成那样、行动不便,能保证视触叩听正常查体吗?磨刀不误砍柴工,养好了病再投入临床工作,我相信一定无疑会把病人看得更好。 

实际上不仅如此,带病工作还有违人道主义。有病要治、有伤要养,这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相信没有人会因为这个质疑医生的职业操守。医生也只是一种普通职业,跟工人、农民等其他养家糊口的职业并无两样。他们只需干好自己的临床工作、尽到自己的职责就足够了,没必要人人成为社会的楷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代不同了,社会评价标准也在进步,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科学合理,早就不再“以牺牲论英雄”,而是以“对美好的生活向往”为追求了!

归根结底,我们应提倡的是,人性化的工作制度,科学化的管理方法。不错,人活着是应该有点儿精神,但这个精神一定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科学文明的基础之上。过分强调精神成分,而忽视了文明建设以及科学合理成分,就难免有失偏颇。李医生脚部受伤跟腱断裂,还是休息一段时间为好。不听同行骨科医生的建议,拄着双拐为患者看病真的不值得提倡。就算是李医生个人认为这样没什么,但是作为舆论风向标的媒体实在不应该如此褒扬和点赞。 

因为,榜样式引领与法治文明背道而驰。 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作制度,应是当今社会我们各行各业一成不变之圭臬。如同太阳每日升起落下,我们每日的工作生活也都应是有作有息张弛有度,没有标兵没有榜样。因为在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制度就是标兵,法度就是楷模,每个人都是榜样,该工作时工作,该休息时休息,这样,岂不是更有战斗力,也岂不是比宣传带病坚持工作更人文、更温暖、更美好?

来源:江淮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