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脾脏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

Tags: 脾脏   异位妊娠      作者:周维力 罗红 更新:2019-08-21

1.病例简介
 
病例1:女,29岁,主诉:停经50d,阴道流血3d。体格检查:腹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宫颈无抬举痛,双附件区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16669mIU/ml,孕酮11.52ng/ml。
 
超声检查:子宫形态大小正常,宫腔内未见孕囊,双附件无明显异常发现;脾脏下极见大小2.6 cm×1.6 cm×2.0 cm不均质稍强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较规则,内见直径0.9 cm的无回声区(图1A),团块周边及内部见多处点状血流信号(图1B),阻力指数=0.54;盆腹腔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超声提示脾脏妊娠可能。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腹腔镜探查术+经腹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大小正常,切除脾脏后,于脾脏下极背侧见直径约3 cm紫蓝色占位(图1C),呈囊性,部分突于脾脏表面。术后病理检查(图1D)诊断为脾脏妊娠。
 




图1 女,29岁,脾脏妊娠。超声示脾脏(SP)下极不均质稍强回声团(M),内见直径0.9 cm无回声区(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团块周边血供较丰富(B);术中示脾脏下极背侧查见紫蓝色占位(箭,C);病理镜下检查示绒毛(箭,HE,×200,D)
 
病例2:女,36岁,主诉:停经53d,阴道流血20d。外院首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①宫内未见孕囊,子宫左侧见2.5 cm×2.3 cm×2.7 cm稍强回声;②盆腹腔积血。外院行腹腔镜探查术+左侧输卵管切除术+诊刮术,术中见子宫、左侧卵巢及右侧附件外观正常,左侧输卵管增粗、扭曲;腹腔内查见血凝块。术后病理检查:宫腔内刮出组织未见绒毛及滋养组织;左侧输卵管呈炎性病变;腹腔内血凝块可见少许滋养组织。患者因血HCG持续升高就诊。
 
体格检查:阴道可见少许暗红色液体,宫颈无抬举痛,双附件区无明显压痛。HCG44794.2mIU/ml。超声检查:宫腔内未见孕囊,双附件区未见占位;脾脏上份内侧见4.1 cm×3.3 cm×3.4 cm不均质稍强回声,形态较规则,与脾脏分界不清,内见直径1.3 cm无回声区,团块周边及内部显示点线状血流信号(图2A),超声提示脾脏妊娠可能。腹部CT诊断脾脏上份内侧低密度占位(图2B)。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行腹腔镜探查术+脾切除术,术中于脾脏上极查见6 cm×5 cm紫蓝色占位,突出于脾脏表面。术后病理检查(图2C)诊断为脾脏妊娠。



图2 女,36岁,脾脏妊娠。超声示脾脏(SP)中上份内侧稍强回声(M),内见直径约1.3 cm无回声区,团块周边及内部见点线状血流信号(A);CT示脾脏上份占位(箭,B);病理镜下示绒毛(箭,HE,×100,C)
 
2.讨论
 
异位妊娠中腹腔妊娠的发病率仅为1/10000~1/3000,其中脾脏妊娠更为少见,国内外鲜有报道。引起脾脏妊娠的原因可能是受精卵因输卵管异常逆蠕动排入腹腔,未被腹膜吸收,亦未进入对侧输卵管,同时过强的肠蠕动推动受精卵移至脾脏并着床生长。本组2例患者术中均发现异位妊娠物种植于脾脏表面,符合上述病因分析。脾脏血供丰富且表面光滑,受精卵种植于脾脏后易存活,但因脾脏质地极脆,极易发生脾破裂致急性大出血,由于临床罕见,极易漏诊而导致严重后果。
 
申启玲等报道30例确诊脾脏妊娠病例,约83%于术前发生脾脏破裂,其中约73%发生急性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1例因失血过多死亡,超声及时正确诊断脾脏妊娠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2例超声图像提示宫腔及附件区未见妊娠囊,脾脏表面见团块型异位妊娠病灶,呈稍强回声,类圆形,内见无回声区,血流较丰富。
 
因此,对于有停经史及HCG持续升高的患者,超声检查盆腔内未发现确切异位妊娠病灶时,应扩大检查范围,重视对脾脏、肝脏等少见部位的排查,降低漏诊率及患者风险。同时,若女性患者在超声检查过程中于盆腔外器官发现类圆形稍强回声,内见无回声区,血供较丰富,结合停经史,应高度警惕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可能。而对于超声检查发现脾脏占位,并有上述超声表现的患者,行血HCG检测可有助于与脾脏血管瘤或脾脏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原始出处:

周维力,罗红.脾脏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6(04):305+307.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