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JCN:基于日常活动记录的自我监测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身体感知的影响

Tags: 心力衰竭   自我监测   身体感知      作者:小文子 更新:2024-10-17

心力衰竭(HF)患者需要感知病情恶化初期出现的身体变化并及时寻求早期帮助,以预防心衰再入院。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对身体感觉的感知情况,并评估自我监测干预的效果。

这项研究纳入20岁及以上因心衰住院且出院后计划到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基于患者日常活动记录接受自我监测护理干预支持)或对照组(仅收到日常活动记录的说明)。干预组在出院后1个月内对他们日常活动中的身体感觉进行思考并描述。干预后1个月,采用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心衰患者自我监测评估量表(ESSMHF)、临床事件、体育活动和睡眠评估干预后结局。

研究纳入70名参与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 = 35)和对照组(n = 35)。每组中,32名参与者(91%)平均出院后15.4天接受干预。干预组30名患者和对照组32名患者提供了主要结局数据。平均干预33.8天后测量结局(即出院后48.8天)。

干预前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 = 0.366,P = 0.716)。两组在EHFScBS量表“寻求帮助”子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0.7 vs +0.4分,P=0.716)。干预组在“关注运动如何影响身体”相关自我监测子量表上的得分较基线有所提高(从12.7 提高到14.0 分,P=0.026)。自我监测干预支持对心衰和全因死亡相关的首次再入院无显著影响(log-rank χ2=0.432,P=0.511)。干预1个月后两组睡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66,P = 0.044)。两组患者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69,P = 0.029)。

结果表明,自我监测干预并没有改善“寻求帮助”这一主要结局,也没有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改善了特定的自我监测,即“关注运动如何影响身体”,并显著增加了体育活动。必须改进自我监测策略,重点是促进患者的感知,特别是他们对与日常活动相关身体感知的解释,并促进早期寻求帮助的行为。

原文出处:

Effect of Daily Activity Record-Based Selfmonitor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erception of Physical Sens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24, DOI: 10.1097/JCN.0000000000001058.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