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麻醉学科建设关键抓什么?麻醉“大咖”、管理专家给出建议

Tags: 麻醉学   学科建设   专家意见      作者:吴卫红 更新:2018-12-10


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21号文件),要求拓展麻醉医疗服务的领域创新,推广镇痛服务,满足麻醉医疗服务的新需求,为麻醉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落实好这一文件,由《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主办的“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专家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麻醉学界专家、医保专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围绕麻醉学科发展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等问题展开研讨。

亟待提高麻醉服务费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  米卫东

麻醉科人员缺乏状况和人员分布不平衡,是学科发展急需解决的最根本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切实提高麻醉医生的收入和麻醉职业的社会认同感。

我们正在做一项近100万人的社会调查,预计年底完成。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麻醉科的业务内涵非常不了解。

第一个问题“麻醉科医生是不是医生”,答案有四个选项:医师,非医师,护士,其他辅助人员。有一半人选“非医师”。另一个问题“术中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由谁来维护”,答案是:主刀医生,麻醉医生,内科的呼吸科医生或心内科医生,护士。只有20%的人选“麻醉医生”。要知道,这是一项麻醉科医生分分秒秒在做的基本工作,还只是少数人答对,更别说像患者出现严重问题的抢救等更高深的技术实施问题了。

整个社会对麻醉医生的工作内涵理解不够,也会影响到政策的制定,特别是麻醉技术收费定得非常低。目前一例全身麻醉技术收费仅为150元。有的地方政府官员认为,病人做手术要花几个小时,麻醉医师打一针就完事了,不过是按公斤体重计算好药量。其实,计算药量只是麻醉工作中最简单的技术,麻醉医师的更多工作是处理各种并发症、维护病人生命体征、保证病人安全等。

麻醉收费低导致麻醉医生的收入低。近2.5万名麻醉科医生的调查显示,70%~80%的麻醉医生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包括收入;“你是否意愿让子女继续从事麻醉专业”,答“愿意”的几乎是零,说明麻醉医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很差。

麻醉科的技术收费占到外科技术收费的60%,才是合理的。一个手术,外科投入一个主刀两个助手,麻醉科投入1.5个劳力,投入的人力是外科的一半,付出的时间要比手术时间多2个小时。如果只谈服务不谈收费,学科很难有大发展。   

要让21号文件落地,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最为关键。要督促政策制定者尽快提高麻醉服务费。只有解决收费问题,其他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搭建麻醉科组织架构

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于布为

21号文件强调手术室的护理服务由麻醉科统一管理。这是第一件要做好的事情,只有把组织形式确定下来,麻醉科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中国医学先有手术室,后有麻醉组。很多医院的麻醉科手术室管理由手术室护士长负责,行政隶属外科。越是历史悠久的医院,手术室越是独立科室。1989年卫生部文件明确规定麻醉科是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才结束了我国“麻醉组”作为医技科室的历史。当前首先要落实手术室护理服务由麻醉科统一管理的规定。我所在卢湾分院,是瑞金医院医联体的一家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门诊护士长、门诊麻醉护士长、手术麻醉护士长、术后恢复麻醉护士长、麻醉ICU护士长,统一由麻醉科主任管理。这样的组织架构才是一个真正的麻醉科。

第二件要做的事情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我国目前约有麻醉医师8万人,占人口比例为0.6名/万人,按照21号文件,“力争到2020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9万人,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提高到0.65人;到2030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14万人,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接近1人;到2035年,麻醉医师数量增加到16万人,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达到1人以上并保持稳定”,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实现这个目标没有问题,但其他地区则很困难。我院对口支援的一个藏族自治州,7个县7人负责麻醉,其中只有3人有麻醉医师执照。全国麻醉医生分布非常不平均, 麻醉科室由于长期处于人才紧缺的状态,导致学科建设上不去,缺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未来大量麻醉机器人的到来,由于AI机器人做稳态控制远胜于人,因此,将取代麻醉医师完成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控工作。麻醉医师被解放出来,主要任务将放到开展舒适医疗上,如无痛人流、无痛肠镜检查、无痛分娩等。同时,麻醉治疗学也将发展起来。麻醉学科把这几件事做好,才能真正壮大起来。

如何落实到医院是关键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天龙

21号文件从人力、物力、待遇、未来学科范畴等方面都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确保麻醉学科正确发展,关键是如何落实到医院。

麻醉学科从1989年确立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地位后走到今天,将近30年走得并不顺利,没有真正按照学科建设的轨迹发展,造成今天麻醉学科人才短缺的问题非常严重,学科发展与快速发展的医疗卫生需求出现很大差距。

2017年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了国家老年麻醉联盟。最近我们对这个联盟内、来自全国的133家(90%为大型三甲医院)调查发现,麻醉科在编人员只占麻醉日常工作人员总数的42%,多数是住院医轮转、进修医、实习生。这样的人员构成,如何保证日常的麻醉安全与质量?

文件要求临床按需设岗,这是一个重要原则。麻醉技术的进步,使无痛医院、日间手术、无痛肠镜检查快速增长,发展非常迅速。2017年全国麻醉手术量达到5700万台,每年平均递增10%,随着民众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无痛胃肠镜的检查总量将超过手术量;日间手术也将迅速增长,美国日间手术已占手术总量的70%。未来一个地区、一家医院,应按照每年递增的麻醉服务比例,相应增加麻醉医生数量,同时通过不断改善麻醉医生的待遇水平,使其价值与外科医生相当,以便吸引更多优秀医学毕业生加入到麻醉队伍,使麻醉学科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立长效继续教育体系

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  李天佐

没有哪个临床学科像麻醉学科这样,将近8万多的从业人员能够上下一心关注自己的职业生存状况和职业发展前景。我们麻醉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从幕后走到前台,大规模宣传自己。

麻醉学科在医学中扮演什么角色,在全民健康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心中有数。我认为,一家医疗机构如果是以手术学科为主,那么麻醉学科将起到三大支柱作用:安全质量控制,手术室麻醉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无论哪个学科发展,都对麻醉学科发展有促进作用,因为学科发展意味着对麻醉的需求越来越大。病人做手术最关心三件事:手术能不能做好、别出事、别太受罪。后两件事都是麻醉学科的工作。

麻醉医生的继续教育非常重要,这是麻醉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其特点包括:1.医生单兵作战能力要强。2.连续作战能力要强。3.协调能力要强,比如大牌外科专家和一个小麻醉医生应就输血、给药等问题协调处理。4.直抵生命的底线。病人在全麻下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甚至连用眼神表示的能力都没有,他把生命全部交给了麻醉医生,包括他的呼吸、他的意识、他的脏器功能,这对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药物治愈率达到75%,就是好药。而麻醉医生必须保证病人百分之百地安全,所以对他的继续教育非常重要。但由于处在一个高强度、快节奏、大规模的运转模式里,导致麻醉科医生对病人的了解时间很短。因此,要针对麻醉学科的特点,先建立一套长远的继续教育体系,然后再着眼于人才的输入。

解决人才短缺需考量多个因素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  彭明强

手术科室的发展完全依赖于麻醉科,没有麻醉科就没有手术。麻醉医生的地位对手术来讲至关重要。随着学科的发展,手术室和麻醉科合并为一个科室是趋势,中日医院几年前就成立了手术麻醉科。    

现实情况是,麻醉发展的内涵和广度都在扩展,而人才的发展却相对不够给力。由于全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导致医生资源分布不平衡。我们经常下基层,越往下感觉基层医生越缺,麻醉人才缺乏则更为突出。即便是大医院,麻醉科也同样面临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医院招收临床博士,80%都是八年制博士生,但麻醉科却是想招招不到,招不到只能降低标准。这除了因麻醉医师职业价值不被认识以外,还与麻醉医师承担的风险大、安全系数低有关。尽管我们的麻醉死亡率非常低,但风险依然存在。麻醉医生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早晨7点多就要到病房接病人,头一天可能还要看病人,一天在手术室里呆到晚上七八点钟。已经有多起麻醉医师猝死事件发生,可能就与长期的辛苦和劳累有关。这些因素导致医师不愿选择从事麻醉工作。

我非常同意提高麻醉收费标准,提升麻醉医生的价值,否则没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要提高认识,加强体系建设,想方设法体现出麻醉科医生的价值,这样才能让21号文件真正落地。

来源: 健康报医生频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