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Arthritis Rheumatol: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外源性化学物质有哪些?

Tag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外源性化学物      作者:潘华 更新:2024-06-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至今不完全明了,但已知与遗传、环境和内源性因素密切相关。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暴露被认为可能与SLE的发病机制有关。目前,传统的研究方法多集中于特定的化学物质或已知的风险因素,缺乏一个全面检测血液中数千种外源性化学物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无假设前提的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全面测量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液中的外源性化学物,探索与SLE相关的潜在外源性化学物质暴露,为未来的前瞻性、纵向研究提供假设基础。

 

这项横断面研究包括了285名现有SLE患者和106名健康对照者。所有参与者的血浆样本均通过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进行分析。研究选取了在至少25%的样本中出现的质谱特征(共2737个),并利用现有数据库将这些特征与潜在的化学物质匹配。通过调整年龄和性别,进行了SLE状态相关的特征丰度的关联分析。此外,研究还探讨了与SLE表型、社会人口统计因素和当前用药情况相关的特征。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有30个质谱特征显著与SLE状态相关(Bonferroni P<0.05)。其中七个特征在数据库中成功匹配到化学物质名称,包括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甲胺磷代谢物和丁子香酚。这些化学物质的丰度在SLE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两个未匹配特征与狼疮性肾炎的历史相关,另一个与抗双链DNA抗体的产生相关。17个特征表现出种族和种族之间的差异,包括一种多氟烷基物质。此外,11个特征与抗疟疾药物相关,6个与麦考酚酸酯相关,29个与泼尼松使用相关。

 

本项先导研究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成功测量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液中的外源化学物质。通过广泛的数据分析,我们确定了多种与SLE状态显著相关的化学物质,包括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和其他特定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的变化不仅关联SLE的发病,还与特定的SLE临床表型和药物治疗响应有关。此外,某些化学物质的丰度差异显示了明显的种族和种族差异性,这可能对未来的临床实践和患者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原始出处:

Screening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to Characterize Exposures in Participa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rthritis Rheumatol. 2024 Jun;76(6):905-918. doi: 10.1002/art.42779. Epub 2024 Mar 7. PMID: 38129991; PMCID: PMC11136608.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