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症状与流感相似,多国确诊超万例!这种病毒高发,儿童预防有讲究!

Tags: 登革热      作者:MedSci原创 更新:2024-03-28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目前,多个国家正处在登革热疫情的上升阶段,有国家确诊病例已超百万。截至 3 月 15 日,巴西今年以来登记的登革热感染人数为 1684781 人,已超过去年全年 12 个月登革热感染者的总数。据秘鲁卫生部 3 月 15 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第 10 个流行病学周,该国已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 61736 例,死亡病例 70 例。近日,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公众号消息,瑞金医院感染科连续收治了 5 例登革热患者,经询问,近期都有东南亚旅居史。

图片

世界登革热流行区域分布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成人多已被感染,新发病例多为儿童。此外,在东南亚等常年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登革热呈地方性流行,发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老年人因已有多次感染,因此会对登革病毒有一定的抵抗力。

登革热定义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 天,多数5-9天。老人、婴幼儿、孕妇及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哮喘、血液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者属于高危人群。

登革热病程及临床表现

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 3 期,即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可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仅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

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骤起高热,可伴畏寒,24 小时内体温可达 40℃。除发热外,患者还可出现以下症状: 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乏力,恶心、呕吐以及纳差,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热期一般持续 3-7 天。于病程第 3-6 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或融合成片的红斑疹,其中可见有散在小片的正常皮肤,如红色海洋中的岛屿,简称“皮岛”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或黏膜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极期:极期通常出现在病程的第 3-8 天。此时期,部分患者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明显的血浆渗漏,可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球结膜水肿、四肢渗漏征、胸腔积液和腹水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出现如低体温、心动过速、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脉压缩小或测不到血压等表现。随着休克加重和持续,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实验室检查可表现为进行性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计数迅速降低、HCT 升高以及白蛋白下降等。

恢复期:极期后的 2-3 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减轻,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回升,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可有皮肤瘙痒。

重症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包括1) 老人、婴幼儿和孕妇; 2)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哮喘、慢性肾病及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者; 3) 伴有免疫缺陷病者。

登革热传播方式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不像流感、新冠等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图片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感染登革病毒后,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的免疫,但对不同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不同型或同时感染多个型别的登革病毒,机体可能产生增强性抗体,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

登革热治疗

登革热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早治疗。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处理预防性治疗等措施。

一般处理:

1) 卧床休息,清淡半流饮食; 2) 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 3) 监测神志、生命体征、液体入量、尿量,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及重症预警指征等。

对症治疗:

1)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可以用温水擦浴;高热患者不能耐受时可给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慎用乙酰水杨酸 ( 阿司匹林) 、布洛芬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物 ( NSAIDs) ,避免加重胃炎或出血。

2)补液:出汗较多或腹泻者,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给予补液治疗,以口服补液为主。对于有恶心和厌食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少量多次口服补液来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汤和果汁均可以防止电解质失衡。慎用碳酸饮料,避免引起生理应激相关的高血糖症。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可予等渗液如 0. 9%氯化钠溶液等输注。

镇静止痛:

可给予安定等对症处理。

登革热预防

登革热主要预防措施是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如杀灭成蚊,清除伊蚊的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裤,使用防蚊驱避剂等,同时及早发现患者 (特别是发热 5 天内的患者) ,并对患者实行防蚊隔离措施尤其重要。

儿童基础代谢相对旺盛,呼吸快、出汗多,又“细皮嫩肉”,十分招惹依靠气味定位的蚊子。在蚊虫繁殖及活动高发期,儿童应进行有效驱蚊。

物理驱蚊: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或者呼吸道对化学驱蚊产品较为敏感的孩子,室内不适宜使用蚊香、电蚊香等产品的,可以选择物理驱蚊,例如家中安装防蚊纱窗,使用蚊帐,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炎热天气开空调也可以减少蚊虫活动。外出也可穿轻薄的长衣长裤。

化学驱蚊:对于需要户外活动的,则可能需要使用化学驱蚊。目前可使用于2月龄以上的驱蚊成分,包括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埃卡瑞丁,可用于3岁以上的驱蚊成分有柠檬桉叶油。需要注意,部分驱蚊产品,往往还附带清凉、止痒的功效,里面可能添加有薄荷醇/薄荷脑。薄荷醇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毒性,对神经系统依然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并不是一种友好的物质,成人及大龄儿童使用没有问题,但是建议2岁以下不用,6岁以下少用。

参考资料

1,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Infectious Diseases Branch;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Tropical Diseases and Parasitology Branch;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mergency Branch;.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医杂志, 2018, v.59(17):88-95.DOI:CNKI:SUN:ZZYZ.0.2018-17-021.

2,近期出现高热、皮疹、浑身疼痛,警惕登革热。https://mp.weixin.qq.com/s/Pdt-FueyqxgTE5wejOAi4Q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