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 需要培养“种子医生”

Tags: 县级医院   诊疗能力   医改      作者:吴施楠 更新:2018-03-15

新医改从2009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分析,人们的目光越来越清晰的指向了一个重要的焦点,那就是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问题。为了提高县域内就诊率,实现90%病人不出现的目标,县级医院必须发挥应有的枢纽作用。但诊疗能力不足、人才储备不够,成为制约县级医院发展和实现分级诊疗的最大障碍。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原副所长曹连元看来,想要提升县级医院诊疗能力,需要培养“种子医生”。通过打造“种子”,培养一个临床学术骨干,进而带动一个科室,撬动一片区域医疗事业的提高和发展。3月9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县域卫生》杂志承办的2018全国基层临床学术骨干发展计划(“汲思计划”)启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途径。

提升能力要贴近实际临床需求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医改攻坚阶段的重要抓手,县级医院处于分级诊疗梯队的中间一环,因此让县级医院可持续发展是医改成功的关键。随着中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走向纵深,加强以县级医院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提升,是重中之重。

然而,当前县级医院临床医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研专业素养与能力方面非常欠缺。因此,如何尽快提升他们的相关能力以适应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迫在眉睫。

此次启动的汲思计划就是希望通过培养县域医生病理研究专业性和判断的科学性,提升县域医生的科研能力,从而去切实推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助力分级诊疗的能力。

但在助力县级医院能力发展时,很多专家一致认为,不能一味强调“高大上”,而是要贴近实际需求。“手术机器人、3D、4D打印这些国际领先的技术未必是基层医生们最想了解的。”在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中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支修益看来,县医院不会做一些大手术、不做大型深入的科学研究是正常的。如果想真正帮助县级医院发展,就必须“对症下药”,了解每个医院到底缺少哪些临床实践能力,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帮扶。

而且任何一个疾病、技术可能靠一节课是讲不透的,支修益指出,希望在今后类似的培训项目中既能有临时医嘱,又有长期医嘱。通过培养“种子医生”,为县级医院建一支不走的骨干医生队伍。

基层医生应重视大数据的收集

现阶段,临床科研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临床医生、一个科室乃至一所医院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说救死扶伤、临床治病是医生的外力,那么临床科研就是他的内功。不过,外力易练,内功难修,现实中很多医生不知道如何做科研,甚至对科研的概念理解产生了偏差。久而久之,很多医生为了发文章而做科研,失去了初衷。

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乃适看来,基层医生在做科研时普遍受到两个瓶颈制约,一是缺乏观察力,注意不到身边存在的医疗现象;二是规范化不足,方法不够严谨,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因此埋没。

实际上,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不是割裂的。在支修益看来,基层医生拥有大医院医生没有的资源,那就是大数据。“越到基层医院,疾病的大数据越有用。一些疾病的随访数据、流行病数据等,好好分析就是一篇好文章,而且对国家制定卫生政策还有很大帮助。”支修益表示,如果县域医院能够把病人的数据库建立好,能在诊疗后做好随访评估的话,那在信息传递上发挥的价值就更大了。

来源:搜狐健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