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马上评|手术医生“带病工作”为何引发争议

Tags: 手术医生   带病工作   争议      作者:西蒙 更新:2018-06-30

6月24日上午,安徽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手术室的监控录像记录下一段感人的画面,手术台边的一名医生一边接受止疼针的注射,一边还坚持为患者进行手术。医生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但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争议。

其实,有些网友的敏感反应,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医生尤其是手术医生的工作特殊性。在手术室里连续操作好几个小时,不仅没法中断下来休息,也无暇喝水、上厕所。媒体报道过,河南省胸科医院的一名医生,一例多心脏瓣膜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做了七个多小时,喝水只能靠护士用输液袋喂。这样紧张繁忙的节奏,是多数手术医生的工作常态。

医生手术期间,每个环节都关乎病人的生命安全,参与手术的每个医生、护士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角色,一场成功的手术不仅是医生们精湛艺术的体现,也是手术团队的合作精神的体现。手术不做完,医生不离开现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职业操守,甚至是从医行为的底线。

所以,手术医生“带病工作”的背后有很现实的一面。尽管我们很尊重和钦佩这种现象,但它并不值得效仿。换言之,“带病工作”只是一个值得点赞的个人行为,没必要将它推而广之,作为其他医生学习的榜样。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考虑到两点:其一,“带病工作”对医疗过程带来的潜在风险。在医生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影响工作的状态,甚至产生误判或者行为失误。而众所周知,医疗尤其是手术医疗是个容错率极低的领域,任何零星的失误都有可能酿成大错。显然,相比自身角色的“不可替代性”,医疗过程的失误所带来的风险更大。

其二,医生自身的权益也理应得到保障。这既包括保证身体健康的权益,也包括休息权。或许,带病做手术只是一个很极端的案例,但无论是门诊医生、手术医生,还是护理人员,工作时间长,经常需要临时加班等,却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救死扶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医生比其他职业需要付出更多。

应该看到,“带病上岗”无论在哪种行业和职业,都是一种透支,也会带来很多潜在风险。比如,此前媒体多次曝光有医生患病后依然“坚守”岗位,结果不幸猝死,或者患上了难以治愈的病症。2017年5月,山东平邑县中医院一位外科医生便突发疾病猝死,年仅37岁,引起了舆论场上对医生“带病上岗”的反思。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医院,还是媒体、舆论,不能把医生“带病工作”仅仅当成是一个感动的案例,更不必像之前有的地方,号召向猝死医生学习。我们不反对爱岗敬业、“拼命三郎”式的工作状态,而是呼吁院方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时间,保证医生的休息权、健康权,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来源:澎湃新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