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吃肉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一件事。
尤其在当下,满大街都是烤肉店、火锅店、炸串店......这对于吃肉爱好者来说,无疑充满了诱惑。
然而,肉虽然美味,但吃多了,对身体是真的不太好。
最近,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eur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探讨了红肉摄入与认知功能及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
这项研究基于护士健康研究(NHS)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两大前瞻性队列,数据涵盖了长达43年的随访,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超过21克(约0.25份)的加工红肉,与痴呆症风险增加13%相关,且这种关联在主观和客观认知能力衰退中均有体现。
这里的加工红肉包括培根、香肠、热狗等经过腌制和添加防腐剂的肉类,而未加工红肉则包括牛肉、猪肉和羊肉等未经加工的肉类。
具体来说,摄入加工红肉越多,整体认知能力和言语记忆的衰退速度显著加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加工红肉的摄入与痴呆症风险之间并未发现显著关联。
然而,每天摄入超过85克未加工红肉的人群,其主观认知能力衰退的风险也增加了16%。
那么,红肉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健康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红肉中的饱和脂肪。
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大脑中一种名为APOE的蛋白。
这种蛋白在神经元的健康和髓鞘的维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APOE的损伤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此外,高饱和脂肪的摄入还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减少密切相关。
BDNF是大脑细胞生长和维持健康的“养料”,其减少会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影响记忆和思维。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胰岛素的作用。
红肉摄入过多,特别是高脂肪的加工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不仅影响身体对糖分的利用,还会影响大脑皮层,引起思维迟钝和认知功能下降。
更严重的是,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β-淀粉样蛋白的堆积,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成因之一。
此外,加工红肉中常含有的亚硝酸盐、钠和苯并[a]芘等有害物质也不容忽视。
这些成分不仅会导致身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加剧,还会对大脑造成神经毒性,影响认知功能。
高钠含量对血管健康的影响则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进一步损害大脑的氧气和营养供应。
那么,有没有哪些食物,味道和营养价值既能和红肉媲美,又能减轻其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呢?
研究发现,坚果、豆类、鱼类和家禽等食物是很好的红肉替代品。
用坚果和豆类替代加工红肉,分别与痴呆风险降低19%和主观认知衰退风险降低21%相关。
而更显著的是,鱼类作为替代品,能够将痴呆风险降低28%,主观认知衰退风险降低51%。
总的来说,红肉的摄入,尤其是加工红肉,与认知能力衰退和痴呆症的风险密切相关。
但是,通过选择更优质的蛋白来源,如鱼类、禽类、低脂乳制品、坚果和豆类等,我们不仅可以享受美味,还能降低认知衰退的风险,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DOI: 10.1212/WNL.000000000021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