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饮酒不增加心肌梗死风险,但饮酒可致癌!

Tags: 饮酒   心肌梗死   癌症      作者:Jeffrey 更新:2016-04-13

小饮怡情,大饮伤身。长期研究发现,适量饮酒有利于降低心肌梗死,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2016年4月,发表在《J Intern Med》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在戒酒并不受到社会影响的人群中,轻度至中度酒精消耗与心肌梗死风险降低呈线性相关。研究人员对58827名社区居住个体随访11.6年。评估了1995~1997年间啤酒、葡萄酒、烈酒消耗的基线数量和频率,和约10年前的酒精摄入频率。

随访期间,总共有2966名研究参与者发生心肌梗死。轻度至中度酒精消耗与心肌梗死成线性负相关。调整了主要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后,每天酒精消耗每增加1个单位的风险比为0.72(95% CI,0.62~0.86)。结果表明,经常饮酒是最具心脏保护性的,并且该相关性并不受到之前饮酒者的错误分类影响。

同样,2016年3月,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上的论文表明,中度饮酒可降低患者心肌梗死和出血性卒中发病率,但在24小时内心血管发病风险会显著提高。

但是,适度饮酒在降低心肌梗死的同时,对癌症发生风险有何影响呢?

2015年8月,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统计了88,084名女性和47,881名男性长达30年的随访数据,发现酒精和癌症的发生具有无可辩驳的线性关系。另一项相似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酒精和一些癌症(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口腔癌、咽癌、喉癌、肝癌、食道癌)发生的相关风险为1.13(女)和1.26(男)。

2015年11月,发表于Lancet期刊的一项前瞻性城市农村流行病学(PURE)研究,纳入了12个国家的114 970名成年人参与者,年龄为35-70岁,其中12 904名研究对象来自高收入国家 (HICs),24408名来自中上等收入国家(UMICs),48845名来自中下等收入国家 (LMICs),28813名来自低收入国家 (LICs)。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了酒精消耗与死亡率(n = 2723),心血管疾病(N = 2742),心肌梗死(n = 979),中风(n = 817),与酒精相关性癌症(N = 764),损伤(n = 824),入院(N = 8786)以及这些事件的复合结果(N = 11 963)之间的关系。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

结果发现,当前共有36030名参与者饮酒,且饮酒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但是会增加酒精相关性肿瘤和损伤的发生率。酒精摄入量高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

饮酒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那么,对于普通大众或经常饮酒的人来说,多少才算适宜呢,看看指南怎么说?

英国卫生部最新指南推荐男性每周饮酒量不应超过14个单位,这与对女性推荐的最大量相同。而之前的指南推荐量是以每日为单位的,转化为每周推荐量为男性每周21单位,女性每周14单位。

男性每周引用6品脱平均酒精度的啤酒基本达到了14单位的总量,同时能够保持疾病较低风险,包括肝病和癌症。

就在新指南公布的同时,英国致癌委员会也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结果,结果强调了酒精与某些癌症的相关性。研究的结论是,在某些癌症方面,就算是少量饮酒的人群,患癌风险也高于不饮酒的人群。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癌症预防专家Linda Bauld教授表示:“目前,酒精摄入与癌症之间的风险已经非常明确了,而且并不是只有经常酗酒的人会面临风险。在癌症风险方面并没有安全的饮酒量——喝的越少风险越低。”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很早就把酒精和它的初级代谢产物甲醛一起归类为1类致癌物,同属于1类致癌物还有加工肉类。

酒精可以引起肝硬化,其产生的乙醛能直接致癌。酒精也可在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下促进氧自由基的大量生成,从而造成DNA的广泛突变以及组蛋白的甲基化与乙酰化。同时,酒精能使维甲酸浓度降低,从而导致细胞过度增生、分化,因此更易于发生癌变。

酒精还可以影响激素的效果,比如提升雌二醇水平,这也是女性生殖系统癌症,比如乳腺癌的发生原因之一。

虽然说少量饮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心肌梗死几率下降。但酒精与癌症发生的相关性是非常明确的,饮酒可致癌。总体上来说,饮酒弊大于利,少饮酒或不饮酒才是健康的选择。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