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GPO绯闻缠身,广州模式又能走多远?

Tags: GPO      作者:佚名 更新:2018-11-14

医疗行业,虽然从来不乏舶来品,但是像GPO一样,从“落户”起就备受争议、绯闻缠身的,还真是屈指可数。先有深圳被发改委叫停、后有上海身陷垄断疑云,从2015年落户到而今的3年时间里,仅有的2个试水城市均饱受争议、问题不断。

“GPO到底能走多远”?在每个人心里都在打鼓的时候,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做了一件不一样的事儿,成功在广州落地GPO模式,让这个老问题,有了新答案。

一、广州GPO的别有洞天

作为全国第三个试水GPO的城市,广州显然有备而来。

近日,广州GPO采购平台正式发布委托集中议价资质中标结果,广州医药、国药控股广州、华润广东医药三个公司中标。看似简单的中标结果,其实孕育着新的政策落地——将议价权交给企业,赋予广州GPO市场化的属性。在国家医保局成立的大背景下,广州GPO或许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上海与深圳甩在了身后。

1、更契合国家医改思路

上海GPO的组织实施单位为上海医健卫生事务服务中心,是非营利性的公益社会组织,但其背后站着的是卫计委。

深圳GPO的组织实施单位则是具有国资背景的深圳海王集团下属子公司——深圳市全药网药业有限公司,并承诺“药品总费用,比2015年在广东省平台上采购同等数量品规的药品总费用下降30%以上。

而广州GPO是由市社会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市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日常经办管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医疗机构药品集团采购交易等事宜。

从组织机构来看,广州更契合目前国家医改的核心思路,直接由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医疗控费势必更加精准、直接。

更重要的是,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着“管理维护药品交易系统和数据库,与相关的监管部门、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接相关的信息系统”等重要职责,更便于药品交易数据的共享,提升透明度。

2、分类采购更契合实际

采购方式上,与深圳上海不同,广州实行分类采购,包括直接挂网采购(国家及省谈判目录药品等)、集团谈判采购(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低价药品、临床必需且采购困难目录药品等)、竞价采购(除其他三种方式以外的)和其他有关规定决定的采购。

某种程度上说,广州GPO模式充分考虑了药品供应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分类采购不仅能够适应各种药品的供应方式,同时还在确保货源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兼顾供需矛盾,有利于形成医、药、患等多方利益的有机平衡,真正降低采购成本。

3、三个数字确保“带量”

在广州GPO的方案中,还有三个数据耐人寻味。

其一是98%。广州GPO明确规定了“医保经办机构组织谈判品种和竞价采购药品以全国最低省级中标价的98%与广州药品集团采购平台上一采购周期成交价两者之间的低值作为入市价。”乍一看,98%的折扣让人有些错愕,但深思之后,不难发现,一方面98%的折扣让药品在还没有谈判与竞价前,就已经成了全国最低价,降药价、控费意图明显。另一方面,98%这个数目定的也很有意思,降幅轻微,同时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省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金额排名中广东位列第一,而广州又是广东省的重点市场。“量”非常大,让药企比较容易接受。

其二、其三是80%与10%。广州GPO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实际采购量不得少于合同约定采购量的80%。同时,合同约定采购量确无法满足临床需要的,可与生产企业追加合同,但追加量不得超过原合同量的10%。

毋庸置疑,GPO采购的核心是以量换价,通过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如果医疗机构实际采购量低于80%,那么原来谈判的价格基础将会动摇,所以80%的规定,一是强制要求医疗机构将带量采购的量落到实处,二也是维护药企利益,兼顾双方平衡。追加量不得超过原合同量10%的规定,虽然有点难以理解,但据业内人士分析,10%数值的设定主要是希望医院能够明确自己的用量,避免乱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超额采购等问题。

二、广州GPO又能走多远?

GPO本是通过集中分散采购、为买方形成采购优势的中介机构,在美国能节约10%-15%的药品采购成本、10%-18%的器械采购成本。而国内前期上海、深圳两地的GPO遭受非议,表象是规则不透明、涉嫌垄断,实质是上海深圳两地的探索模式已经出现“变异”:一是由医院自愿参与的采购方式变成政府强制参与;二是由中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主,变成第二方机构独家承办;三是限制采购过分集中避免形成垄断,变成政府热衷于各种垄断手段。

在政府或者民营企业主导下的GPO组织无法通过市场化竞争提升采购效率,导致未能真正实现通过GPO“控费”的根本目的。

虽然,广州GPO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市场化的色彩,在分类采购、带量采购的落实程度上都有着极为精细的考虑,但如果想要走的更远,还是要让GPO组织回归“不营利”的初衷,将通过GPO所节省的采购成本归属于医院。

同时,充分开放GPO市场,让符合条件的GPO准入更公开透明,公立医院拥有自主通过GPO采购的选择权,生产企业拥有选择配送商的自主权等,让企业与医院都从中受益。

虽然并不能确定广州模式究竟能走多远,但在GPO绯闻不断的当下,在市场化形态还不明朗的当下,仅凭广州GPO在市场化属性、分类采购、带量采购等方面做出的尝试,就值得我们对它的未来抱有无限期待。

来源:望海供应宝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