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硫酸镁口服外敷的各种用法及注意事项

Tags: 硫酸镁   口服   外敷      作者:佚名 更新:2016-11-04

一些朋友对硫酸镁的用法有困惑。今日编者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为大家详细介绍硫酸镁的用法,供参考。

1.口服导泻

50%硫酸镁溶液口服不吸收,在肠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有大量 水分,刺激肠道蠕动而排便。临床常用于肠道检查或术前准备、清除肠道内毒物,亦用于某些驱虫药的导泻。   

用法:50%硫酸镁溶液10毫升,清晨空腹服,同时饮100~400 毫升水。  
 
2.口服利胆
 
口服高浓度(33%)硫酸镁溶液,或用导管直接灌入十二指肠,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促使胆囊排空,产生利胆作用。临床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   
 
用法:(33%)硫酸镁溶液,每次10毫升,一日三次,饭前或两餐间服。  
 
3.注射抑制中枢兴奋
 
提高细胞外液中镁离子浓度,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减少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量,阻断外周神经肌肉接头,从而产生镇静、镇痉、松弛骨骼肌的作用,亦能降低颅内压,临床用于抗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   
 
用法:肌注25%硫酸镁注射液,每次4~10毫升;或将25%硫酸镁注射液10毫升用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1%或5%浓度后静滴。  
 
4.注射扩张血管
 
注射给药过量镁离子可直接舒缓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治疗心绞痛。   
 
用法:将10%溶液10毫升用5%~10%葡萄糖注射液10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次。 
 
5.外敷消炎去肿
 
50%硫酸镁溶液外用热敷患处,能消炎去肿,用于治疗静脉炎。
 
药液外渗硫酸镁湿敷的作用原理:50%硫酸镁溶液对组织液而言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硫酸镁热敷能消肿原理:是因为硫酸镁可以拮抗钙离子,而钙离子是参与平滑肌收缩的,因此硫酸镁可以舒张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平滑肌(注重不是血管内皮细胞),降低毛细血管血压,使局部渗出减轻,水肿也就减轻。而大血管平滑肌含量少,所以主要用于表浅炎症。
 
硫酸镁如何湿敷:
 
患者应在48小时内用硫酸镁溶液加温水袋热敷,48小时外冷敷。
 
方法一:取制备的50%硫酸镁溶液加热至40℃左右,浸泡纱布块,取出后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敷盖在患处,再覆上一层塑料薄膜(保鲜膜),还可再用热水袋按压以加强保温。
 
方法二:用湿毛巾最好是纱布折叠,把硫酸镁粉剂倒在薄的内层(主要考虑到硫酸镁溶水性差尤其浓度高时),将薄的那层敷在患处,外面用热水袋或矿泉水瓶子加热。等水稍凉,可以把上层的纱布揭开,直接在薄的内层继续加热。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