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非霍奇金淋巴瘤1影像例

Tags: 非霍奇金淋巴瘤      作者:佚名 更新:2019-03-06

【所属科室】

呼吸科

【基本资料】

患者,男,33岁

【主诉】

胸闷,咳嗽1周入院

【现病史】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无限胸闷,活动加剧,心前区无疼痛,咳嗽伴少许咳痰。查体:体温37.1℃,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影像图片】






























【影像表现】

纵隔脂肪间隙浑浊, 前中上纵隔偏左见不规则软组织影,大小约10.7cmX10.2cm,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见片状无强化坏死区,形态欠规整,边缘见分叶,与周围结构脂肪间隙尚清晰,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左心房及左肺上叶肺静脉受压变窄。
 
【病理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



【本例分析】

患者为中青年男性,胸部CT发现前纵隔占位性病变,体积较大,边缘见分叶,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考虑为坏死,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与周围结构脂肪间隙尚清晰,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左心房及左肺上叶肺静脉受压变窄,未见侵犯征象。淋巴瘤应该首先考虑,待除外胸腺瘤。
 
【病例小结】

纵隔淋巴瘤发生于中纵隔多见,依据其发生部位及典型CT表现常能准确做出诊断。然而,发生于前纵隔淋巴瘤少见,常误诊为前纵隔其他肿瘤,诊断较难。前纵隔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淋巴瘤是指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可侵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病理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纵隔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型。纵隔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约占纵隔肿瘤的20 %,好发于中纵隔,前纵隔少见。淋巴瘤有两个发病高峰年龄,20~30岁及50岁左右,而前纵隔淋巴瘤以20~3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症状隐匿,症状多数是病灶压迫周围组织所致,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部分甚至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前纵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不同,其CT表现也有所差异。

前纵隔淋巴瘤的CT现有如下特征:1、常跨越左右目前纵隔。2、肿瘤常较大, 形态不规则,仔细观察肿瘤多呈结节状融合,肿瘤旁常见。3、肿瘤边界不清, 常包绕邻近大血管,肿瘤向血管间隙生长,血管呈包埋征象,血管受挤压征象不明显,肿瘤可向下侵犯心包,心包厚薄不均,可见心包积液,累及胸膜可出现胸腔积液,甚至可侵犯至肺内。4、肿瘤密度不均,常见坏死或囊变,钙化罕见。5、肿瘤增强扫描多呈轻度强化,瘤内可见细小血管穿行。

另外,前纵隔淋巴瘤需与胸腺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鉴别。胸腺瘤为前纵隔偏心性软组织密度,坏死及出血、囊变少见,边缘可呈分叶状,可见钙化,轻度或中度强化,没有周围侵犯征象。畸胎瘤常见脂肪、钙化,增强扫描除囊性畸瘤外大部分明显强化。胸内甲状腺肿位于前上纵隔,与甲状腺相连,周围血管推移,无侵犯血管或心包等征象,平扫密度较高,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可与淋巴瘤鉴别。

来源:影像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