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JOP:未插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幽门喂养与氧合改善有关

Tags: 极低出生体重儿   经幽门喂养      作者:小文子 更新:2023-05-24

经幽门喂养(TPF)是早产儿常用的喂养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胃食管反流(GER)和肺部误吸,可能减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展。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描述TPF对正在接受正压呼吸支持的通气和非通气早产儿氧合的短期影响,并与胃喂养前进行比较。

这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2017年至2020年期间,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幽门管放置前后96小时接受正压呼吸支持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几种氧合指标。测量指标包括达到的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氧的基线分数(FiO2)、SpO2/FiO2比值、低氧血症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以及人工氧滴定频率(滴定指数)。

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纳入14名插管患者和42名非插管患者。未插管患者的平均出生体重(737克)大于插管患者的出生体重(594克)(P=0.001)。

插管患者的中位TPF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插管患者(75天与26天)(P=0.0002)。64%非插管患者得到临床改善,而插管患者为14%(P=0.002)。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插管状态是影响呼吸状态各项测量值的主要因素,因此,分别对插管婴儿和未插管婴儿进行分析。

14名插管婴儿在TP管与胃喂养期间的任何氧合测量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然而,在42名非插管患者中,TP管置入后,SpO2/FiO2比值中位数(P=0.001)、滴定指数中位数(P=0.05)、低氧发作次数中位数(P=0.02)和低氧发作严重程度中位数(P=0.008)均有显著改善。

结果表明,非插管婴儿从胃管喂养过渡到TP管喂养与氧合改善有关,而插管婴儿则没有。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未来通过平行或交叉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研究SpO2/FiO2中位数比率,以建立经幽门喂养与急性氧合状态变化的因果关系。

原文出处:

Bharath Srivatsa, Agnieszka Wesolowski, et al, Transpyloric Feeding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xygenation Compared With Gastric Feeding Among Nonintubated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3, https://doi.org/10.1016/j.jpeds.2022.11.025.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