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体温保护已经形成了行业共识,因此目前大多数手术麻醉患者都非常注重体温监测。尤其是大手术,体温监测几乎是必备的监测项目。
一旦发生术中低体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延迟病人苏醒的时间,增加出血风险,引起心律失常等。
预防措施也有很多种,如术前心理疏导、注意保温、加热输注液体、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合理调控手术室内环境温度等。
但是,尽管这样做了,低体温仍然时有发生。这其中,可能有些细节没有做到位。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监测部位如果选择不准确,就有可能误导麻醉医师判断。如,监测手指温度,很有可能因为手指暴露于低温环境中而出现显示数值过低的情况;使用了缩血管药物,也可能出现显示数值过低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会出现显示数值过高的情况。一旦显示数值过高,而实际温度已经偏低,这是很危险的。
常规体温监测的部位有,鼻咽、气管导管内、食管内、直肠、膀胱、腋下、额温以及手指等等。
前五项基本都可以直接体现核心问题,腋下次之,而额温或者手指在手术室内用得少。
正常情况下,显示的数值只能低于实际温度,而有一种情况例外:显示的温度可能高于实际温度。这种情况就是时时硬膜外麻醉的情况。
相关研究显示:实施硬膜外麻醉后的30分钟内肛温可能升高。这可能与阻滞区域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散热增多有关[1]。
当出现了体温偏高的情况,也无需担心,只要在正常可忍受范围内即可。而当高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内,那就要多思考了:是不是确实发生了体温升高的情况。这时候就要考虑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患者情绪变化、肌肉紧张或者恶性高热!
这里最危险的情况,当属甲亢危象或者恶性高热。
甲亢危象,又称甲状腺危象或简称甲亢危象,是指甲亢未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控制,在某种诱因的情况下急剧的恶化,危及生命的状态。甲亢危象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甲亢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全身处于消耗、代谢的状态[2]。
恶性高热,是所知的唯一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的遗传性疾病。它是一种亚临床肌肉病,即患者平时无异常表现,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导致体温持续快速增高,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增高,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3]。
为了准确监测术中体温,我们建议:
1.合理选择监测部位,注意各个监测部位的影响因素,如麻醉方式的影响,输液的影响、冲洗液的影响或者通气的影响。
2.当发现了监测温度异常,一定要先核实核心温度以及外周温度。当发现确实异常后,再进行处理。否则,可能越处理越乱。
3.处理过程要适度,否则,可能南辕北辙。
4.以PDCA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经验。
参考文献
[1]敖虎山﹐滕宝润,王俊科,等.硬膜外阻滞下阻滞区和非阻滞区皮温、内皮素、动-静脉氧差的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16:136.
[2]马晓妍,李孟飞,董瑞玲,等.甲亢危象致心跳骤停成功救治1例[J].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2022, 04(01)
:E01874-E01874.DOI:10.3760/cma.j.cmcr.2022.e0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