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因为是医生》:真医生带你走近医院生活

Tags: 医生   《因为是医生》      作者:黄启哲 更新:2014-12-18

就在赵宝刚新剧《青年医生》遭遇“不专业”吐槽的同期,浙江卫视正在播出的中国首个职业医生真人秀《因为是医生》却因其平实真实,在医疗行业人士尤其是医学院的年轻人中逐渐成为朋友圈的话题。

浙江卫视节目海报:选取来自三所国内顶尖医院的7位青年医生作为主角,力图真实展示一线医生的现实生活。

节目跟踪拍摄7位青年医生的日常工作,从手术台到值班室,从术前谈话到术后护理,镜头真实跟拍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和北大妇产儿童医院三所中国顶级医院,急诊科、妇产科、外科三大科室的工作现场。

虽然没能创造英国BBC医疗真人秀《实习医生》的收视佳绩,因种种原因上周甚至停播一期,但相对收视率压力,节目制片人余潇更在意这个“真实”节目所承载的社会担当—因为缺少相互理解,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紧张、对立。荧屏上的国产医疗剧医生都觉得“太雷,看不下去”,那么我们来让老百姓看到真实的医生生活吧,用那些拼命而微小的努力,尝试融化医患之间的坚冰,如有同辈或后晋从中获得些许给养和启发,更是医道仁心之传承大善。

比起参悟生死,肩负信赖与依靠更难

肝胆胰外科医生吕昂在接到节目组邀请之初颇有顾虑,分散精力倒是其次,多机位拍摄给医院同事、患者造成不便怎么办?最终迈出这一步,是希望改变心目中医生的形象。

好吧,医生原本是什么样?初到节目组安排的集体公寓,吕昂带了一把吉他,而另一位“北京土着”王江山则是一身自行车骑行服,“女汉子”宋依临自黑吐槽起来有如机关炮。他们6男1女,性格迥异,聚在一起除了讨论业务,也会斗嘴说笑,看似与一般“80后”年轻人并无太多不同。

不过,二十八九岁的年纪,却已在中国顶尖医院有着数年的住院医师经历,又足够“特殊”。关于生命无常,人间百态,他们早早体悟,工作中,他们必须收起顽皮的一面,成为患者坚实的依靠。节目一开头,王江山在连续抢救40多分钟后,眼睁睁看着生命消逝,还没从无力中缓和过来,又要强打精神,转身照顾病房里的其他患者。“只不过因为是医生,所以必须肩负起一些更为沉重的东西。”

“目前的医患关系和谐吗?”入住公寓的第一天,主持人、大管家倪萍就把问题抛给了他们,换来的,是沉默。平日里总是露着两颗门牙,笑容最多的董士勇,也无奈地承认,和病人有过的激烈争执次数“绝对在两位数以上”。

“每天面对数百位病号,每一位患者在因为只获得医生几分钟的关注而抱怨的背后,是医生们连厕所都不敢上的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状态。”连续跟拍5个月,余潇和他的拍摄团队有切身体会。这三所全国顶尖医院,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患者,“有时候会害怕走过患者云集的走廊,因为他们随时随地会被焦急的患者拉住询问病情,每天都被消耗得精疲力尽。”

医生只是背着你过河的人,但他可能背不动

所以,节目要做的,就是把医生拉下神坛,医生只是背着你过河的人,顺利过河固然皆大欢喜,可他们也有可能背不动你,甚至可能跟着你一起跌入水中。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客观事实无法改变,可是沟通技巧上却大有学问。对青年医生而言,读复杂的专业分析报告不难,难的是对患者问上一句:“上周末女儿可曾来看你?”

是的,一位8年制医学院博士生小管告诉记者,在国内的教学体系中,确实对人文素养缺乏课程安排,掌握的不过几句文明用语。而在海外,有着专门的课程培训,看病不仅是只问结果的治疗,更是一种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别体验。

其实关怀患者,也不只有春风化雨一途,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肺癌老大爷因化疗费用昂贵而意外消失,担心病情恶化,“冷面少侠”李少雷的“痛斥”老两口,教育手术“缺席”的儿子不够体谅父母。“冷酷严厉”的背后,却是古道热肠,他注意到陪伴患者就医的老伴糖尿病日益严重,便在老大爷出院时,写下就医地址塞在大爷手里,一再嘱咐必须陪老伴检查身体。老两口听懂了,操着一口内蒙古方言连声感谢。这下轮到李少雷听不懂了,只能笑着听完再安慰一句:“你的意思我明白。”

“有时候,治疗不是最佳选择”

双方的沟通,还只是技巧和态度上的问题,更沉重的,则是关乎生命的两难抉择。

吕昂感慨,来我们科室就医的,只有20%-30%的病患有机会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更多的是目前医疗手段无法解决的。“看到他,就知道没有希望了。”你要怎么面对他,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他和他的亲属。

身患绝症的病人家境困难,是选择治疗效果更好,但面临“人财两空”风险的手术;还是选择费用较低的保守治疗,在无法治愈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生命。虽说这个选择最终由病人及其家属来完成,然而亲历其中的医生,怎能不牵动心弦,更无须说他们的解释和建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病人的选择。如何打开这个沉重的话题,把个中利弊解释清楚,既是一种沟通的考验,其实更是医生自己人生的一道道坎,都是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

70多岁的老妇人因为卵巢上的病灶导致雄激素增高长出了“胡须”,不能不面对人们异样眼光的煎熬。詹瑞玺接手这个罕见病例,信心满满地翻阅文献,设计各种排查和手术方案,希望攻克疑难杂症。但老妇人最终选择放弃了手术排查的建议。病人出院后,詹瑞玺找到主治医生诉说没能“破解疑难”的遗憾。老师却点破:“病人求助于医生,有些是为解决身体上的问题,有些问题则是心理上的。有病对因治疗,没病对症治疗。比起高龄手术多种合并症的风险,病人更需要的是心理疏导。”

一番话,让詹瑞玺开始反思:“我是把疾病孤立地来看,而忽略了把她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节目中,回到公寓,他与小伙伴的夜聊中又说到这个病例,比起自己无法找到病源的纠结,这一次,他的诉说是希望透过节目把这个病例传递出去,求助于有经验的人,也希望帮到更多人。

这样的反思,最能引发医者的共鸣。有从业数十年的老医生这样描述自己,见习医生眼中每位病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病人,有七情六欲,是家中的一员,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不但看到病人,也看到床边的家属。”医术精进后,日益繁忙责任重大,快速和效率的要求让你一眼见“器官”,只看到“病灶”,已经看不到“人”。再后来,又重新看到“病人”—“不再只是数据、超音波、病理报告的组合,而是一个处于他生活中、生命历程中此时此刻的一个人。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听来消极,却是现实。节目里,董士勇说,“如今现代医学发达,而实际上真正能治愈的疾病,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就在上半年,他被查出患上甲状腺癌。见惯生命无常,自己在手术的前一晚,一样是彻夜失眠—直到自己成了病人,才能体会那种无助与紧张。

然而,没等完全休养好,他又投入了“长在手术台上”的心外科工作之中,拿起手术刀,为别人的生死而奋斗。这些,手术台上的病人未必知道。不过,生死相托,这份信任,便是前进的动力。


 

来源:文汇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