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7月7日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简报,确实超1171万例,病毒早已潜伏全球,中国只是吹哨国

Tags: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      作者:MedSci原创 更新:2020-07-07

Worldometers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7月7日7时20分,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171万例,达到11,713,091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3.9万例,达到539,768例。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全球最多,突破302万例,达到3,026,870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3.2万例,达到132,850例。昨日报道:7月6日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简报,确诊超1154万,印度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巴西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7月7日7时20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11,565,541例,死亡病例536,658例。其中,确诊病例数量排名前三的是:美国确诊病例累计超292万,死亡病例近13万;巴西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62万,死亡6.5万;印度疫情继续蔓延,确诊病例累计已逼近俄罗斯达69.7万,死亡1.9万,排在第三。俄罗斯确诊病例累计超68万,死亡过万。

世卫统计数据,日新增再创新高,超21万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日16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10922324例,累计死亡病例523011例。当天,全球新增212326例确诊病例,再创新高。

另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5日9时33分,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1199747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530110例。

世界卫生组织4日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停止其“团结试验”项目中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两个分支的试验,理由是这些分支试验中的新冠住院患者病亡率几乎或完全没有下降。

全球239名科学家称新冠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敦促世卫组织修改建议

尽管世卫组织认为,飞沫和接触传播是新冠病毒传播主要途径,但全球不少科学家也在反复强调: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会在空气中留存数小时,通过气溶胶传播而不只是通过飞沫传播。

据《纽约时报》报道,来自32个国家的239名科学家计划本周在《科学》杂志上,向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一封公开信,敦促世卫组织修改有关新冠病毒的建议。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份,中国的新冠肺炎的预防与治疗指南中就明确指南气溶胶传播风险。

世卫组织:尚无可靠证据

长期以来,世卫组织一直称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对于气溶胶传播的说法十分审慎。

世卫组织曾表示,气溶胶传播(或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不同。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内存在的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这种传播途径是由于较大的飞沫蒸发所致,也可能是病毒存在于空气颗粒物中,两者均属气溶胶。它们可能会长时间在空中停留,并在一米以上的距离内传播。

但通过飞沫传播时,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一旦排出将会很快落到地面。

在6月29日发布的最新更新中,世卫组织仍然表示,只有在特定的医疗手段如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切开等中,才会产生气溶胶或者小于5微米的飞沫,造成空气传播。

世卫组织感染预防控制负责人贝内塔塔·阿莱格兰齐(Benedetta Allegranzi)说,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证据不足以令人信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已多次声明,我们认为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但肯定尚未有可靠或明确证据可加以支撑。”

不过,专家指出,如果气溶胶传播是造成大流行的重要因素,如何遏制病毒传播将变得更为重要。在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的密闭空间,即便人与人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人们也需要戴好口罩。

此外,学校、疗养院、住宅和企业中的通风系统可能也要重新改造,“将再循环空气减到最低”,并增加有效的空气过滤器。有必要时,可能还需要用紫外线杀死飘浮在空气中的病毒颗粒。

牛津专家:新冠病毒并非源自中国,可能早就在世界各地处于休眠状态

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CEBM)高级副导师汤姆·杰弗逊博士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在亚洲出现之前就已在其他地方出现。牛津大学的研究结论还提出,新冠病毒可能“藏身”于世界各地,在特定环境下被激活,而非源自中国。

上周,西班牙病毒学家宣布,他们从2019年3月采集的废水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这早于中国首次发现并报告病毒的时间;意大利科学家从米兰和都灵去年12月的废水样本中,也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而巴西专家也同样在去年11月的下水道水样中检测出新冠病毒。目前日本发现的一项研究证实,可能该国才是最早发现新冠病毒的国家。今年5月,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加藤圣信亲自承认,早在去年的1月到3月份,该部门曾对关东甲信越地区的500份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其中发现2份标本新冠病毒呈阳性。

杰斐逊还举例称,今年2月早些时候在福克兰群岛(争议岛屿,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发现1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一艘从南乔治亚岛(争议岛屿,距福克兰群岛东南1300公里)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邮轮,当时所有乘客都接受了病毒筛查,然而在第八天,在他们中发现首例确诊病例。“病毒是在准备好的食物解冻后被激活的吗?”杰斐逊称造成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病源一直都存在,只是一直都没有动作,直到某些因素影响突然苏醒,也许是人类密度或环境条件,他认为这些原因是科学家应该探求研究的。杰斐逊称:“奇怪的事情也曾发生在西班牙大流感时期。1918年,南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约30%的人口死于这场大流感,但他们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交流。”

杰斐逊正联合多位专家进行深入调查,探究为什么如此多的疫情暴发在食品厂和肉类加工厂里,进而发现新的主要传播途径。杰斐逊说:“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各地的污水中存在大量病毒,而且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病毒可以通过粪便传播。4摄氏度污水的病毒浓度最高,这是最理想的温度,病毒可以稳定存在并可能被激活。肉类加工厂的温度通常就是4摄氏度。”杰斐逊还认为,目前肉类加工厂聚集性感染与没有正确洗手有关,相关病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中国可能仅仅是吹哨国而已!病毒早已潜伏在全球各地了。

新冠DNA疫苗受挫

美国时间6月30日,Inovio制药公司(NASDAQ:INO)宣布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DNA疫苗的I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在注射两剂INO-4800疫苗之后,36名受试者中有34人(94%)在第6周出现了“总体免疫反应”,并且在8周内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

Inovio公布的I期临床试验(NCT04336410)数据虽然是积极的,但没有报告中和抗体滴度或T细胞反应的定量测量,仅说观察到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Inovio发布的新闻稿援引了今年发表的两项研究,33%-40%恢复期患者体内中和抗体低于可检测水平,而这似乎表明Inovio在刻意淡化中和抗体的重要性。

业界主流观点认为中和抗体是保护人体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成分,因此,疫苗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的性能主要通过中和抗体滴度来评估。这一观点被投资者广泛接受,即中和抗体滴度是判定新冠疫苗有效性的关键基准。那么,Inovio在资本市场遇冷便在情理之中了。其实,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滴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或防护水平如何相关,美国FDA建议恢复期血浆滴度为160。

美国时间5月18日,著名的Moderna公司(NASDAQ:MRNA)公布了新冠疫苗mRNA-1273的I期临床试验(NCT04283461)中期数据,指出疫苗能够在45名健康志愿者中诱导中和抗体,在8名能够评估中和抗体水平的志愿者中,中和滴度与恢复期血浆的平均滴度相似,然而恢复期血浆变化很大。Moderna因此被批评缺乏细节。那么,时隔月余,Inovio此次的举动可谓是“顶风作案”。

BioNTech/Pfizer的疫苗I期结果良好

虽然Inovio缺乏细节的I期临床中期数据遇冷,但其他在研的新冠疫苗可能会做的很好。美国时间7月1日,BioNTech/Pfizer公布了新冠mRNA疫苗BNT162b1正在进行中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截至36名18-55岁受试者第二次注射后的14天,36名受试者体内都产生了强中和抗体水平。

BioNTech与Pfizer(辉瑞)合作的新冠mRNA疫苗项目BNT162包括4种不同的变体,其中b1变体(BNT162b1)为纳米颗粒配方和核苷修饰,编码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三聚体,以增强免疫原性。

从76名参加者中筛选出45名受试者,随机均分入3个剂量组(10、30、100μg),每组中有3名受试者注射安慰剂。10μg和30μg剂量组在第1天和第21天分别注射第一剂和第二剂;100μg 剂量组仅在第1天注射第一剂。

在第21天时,接受第一剂注射的36名受试者的RBD结合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范围为534-1778单位/毫升,是康复期血清(HCS)水平602单位/毫升的0.9倍到2.9倍。在2个低剂量组(10μg、30μg)接受第二剂注射之后,在第28天时,这24名受试者的RBD结合抗体几何平均浓度范围为4813-27872单位/毫升,是恢复期血清(HCS)水平602单位/毫升的8倍到46.3倍。在第28天时,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在10µg和30µg剂量组的受试者中分别达到168和267,是康复期血清(HCS)内中和抗体滴度94的1.8和2.8倍(图表3)。

虽然尚不清楚BNT162b1疫苗是否真的能够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但至少临床试验数据是令人鼓舞的。受此影响,辉瑞和BioNTech的股价都出现了上涨。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相关推荐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