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Front Immunol:一种新的诊断和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血清tsRNA

Tags: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血清tsRNA      作者:医路坦克 更新:2022-01-19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和抗Smith抗原(抗Sm)。然而,由于表现的多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一个挑战。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受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严重影响。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严重的脏器表现之一,也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根据SLE肾脏受累的不同表现和严重程度,LN可分为六个不同的组织类型。大多数SLE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出现LN。LN极大地加重了SLE的病情严重程度,因为10%的LN患者会患上终末期肾病(ESRD)。显然,LN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开始治疗是防止疾病进展的关键。目前临床上诊断LN最常用的方法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活检。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时间不准确、尿潴留过程中部分尿样丢失、患者对尿蛋白检测依从性差、肾活检过程具有侵袭性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来区分LN和SLE。

     小的非编码RNA是一组长度小于200个核苷酸(Nt)而没有编码潜力的RNA分子,如microRNA(MiRNA)、转移RNA(TRNA)衍生的小非编码RNA(TsRNA)和PIWI相互作用的RNA(PiRNAs)。其中,tsRNAs可以从成熟的tRNA或tRNA前体中产生,并被Dizer和Angigenin等酶切割。一些研究表明tsRNA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背景下检测血清tsRNAs的研究。最近的研究发现,体液中的循环核酸(如miRNAs)可以作为检测包括免疫性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已经确定tsRNA在循环中是稳定的。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清tsRNAs的比例(~70%)高于miRNAs。然而,血清tsRNAs的诊断作用和作用,特别是对SLE的诊断作用尚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RNA测序、qRT-PCR验证和ROC曲线分析,在人血清中识别与SLE相关的tsRNA特征。血清tsRNA谱可作为诊断和预测SLE LN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

    目的:在多种疾病中发现人血清中转移RNA(TRNA)衍生的小非编码RNA(TsRNA)信号调节失调。在这里,我们确定血清中tsRNAs的特征是否可以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或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首先对SLE患者血清tsRNAs进行小RNA测序,然后用TaqMan探针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诊断效果。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鉴定tsRNAs的生物学功能。

    结果:我们首次分析了SLE血清中的tsRNA特征,证实TRF-His-GTG1在SLE血清中显著上调。联合检测TRF-His-GTG-1和抗dsD-NA可作为诊断SLE的生物标志物,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5(95%CI=0.92~0.99),敏感性(83.72%),特异性(94.19%)。重要的是,无创性血清TRF-His-GTG-1还可用于SLE与LN的鉴别,AUC为0.81(95%CI,0.73~0.88),性能为66.27%,特异性为96.15%。此外,血清tsRNA主要通过外显子分泌,可以直接针对在调节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信号分子。

   总之,我们首次在SLE患者中引入了血清tsRNA特征。特别地,我们已经证明组合的血清tRF-His-GTG-1和抗dsDNA抗体可以用作诊断SLE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更重要的是,tRF-His-GTG-1的概况也可以作为SLE患者LN的警示指标。这些结果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动力,以进一步探索血清tsRNA的潜在临床应用,并深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

文献来源: Yang P,  Zhang X,  Chen S,  A Novel Serum tsRNA for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Nephritis in SLE,Front Immunol 2021;12

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在此留言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