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MedSci APP
医路相伴,成就大医

2023 PANLAR指南:大动脉炎的治疗

Tags: 大动脉炎     更新:2023-08-10

指南名称:2023 PANLAR指南:大动脉炎的治疗

英文标题:Pan American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akayasu Arteritis

发布机构:泛美抗风湿联盟(PANLAR,Pan2Americ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发布日期:2023-08-10

简要介绍:

大动脉炎(TAK) 是一种肉芽肿性大血管,累及主动脉、主动脉主要分支(例如锁骨下动脉、颈动脉和肾动脉)和肺动脉。这种情况下的血管炎症通常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包括动脉狭窄、闭塞和/或动脉瘤。

高安动脉炎以女性为主,通常在 50 岁之前开始。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病例报道最为广泛。不同国家的患病率各不相同,日本似乎最高(即每百万人 40 例)。尽管拉丁美洲大多数地区 TAK 的流行病学特征尚未确定,但哥伦比亚和巴西东南部的研究表明,TAK 分别是三级医院诊断出的第一和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血管。在里约热内卢,TAK 患病率估计为每百万人 16.9 例。9相比之下,TAK 在秘鲁似乎不太常见,仅占秘鲁血管炎转诊中心诊断出的系统性血管炎的 6.9%。

高安动脉炎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因为缺乏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来监测疾病活动、亚临床血管炎症的可能性以及缺乏指导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糖皮质激素 (GC) 通常可有效诱导疾病缓解,但在仅接受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经常出现复发和 GC 引起的毒性。11非靶向药物(例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和环磷酰胺)和生物免疫抑制剂(例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 抑制剂、托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已被用于尝试降低复发风险并避免 GC使用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不幸的是,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仍可能发生动脉损伤的复发和无声进展。尽管使用 GC 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大约 50% 的 TAK 患者会出现临床上显着的血管病变,需要手术(例如血运重建手术)。

鉴于 TAK 在拉丁美洲相对较高的患病率以及与该疾病相关的显着发病率,特别是在治疗延迟时,有必要制定全面的TAK治疗指南,以帮助临床医生在该地区照顾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地球。

来源: J Clin Rheumatol

下载地址:请下载梅斯医学APP进行下载   (梅斯医学APP积分下载)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梅斯医学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移动应用
medsci.cn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