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名称:住院患者口渴非药物干预的证据总结
英文标题:
发布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发布日期:2022-07-01
简要介绍:
在对住院口渴患者进行非药物干预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境及患者需求, 有指向性地选择证据, 并及时更新相关证据。口渴(thirst)是一种人体的主观感受,与口干和对水的渴望有关,是机体调节体液平衡以及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保护机制[1],且口渴的发生有其生理学基础[2].渴觉感受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包括血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渗透压渴觉[3]和体液流失引起的低血容量性渴觉[4],均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严格调控.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除了生理状态下口渴现象,更多的是疾病以及医疗护理实践带来的渴觉损伤,包括围手术期的禁饮操作和麻醉术后等医源性口渴[5].此外,临床 上 最 常 见 的 口 渴 现 象 往 往 见 于 心 力 衰竭患者[6]、血液透析患者[7]以及多器官衰竭[8]的危重患者.当患者出现口渴症状时,临床护士一般会采取棉签蘸水湿润口唇的方法,帮助患者湿润口腔黏膜,但是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有限[9].因此,本项目旨在通过文献筛选和文献质量评价,结合证据推荐意见和推荐强度,提取住院患者口渴的非药物干预相关最佳证据,为临床口渴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来源:中国临床护理
下载地址:请下载梅斯医学APP进行下载 (梅斯医学APP积分下载)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梅斯医学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