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美观、无金属修复体的需求日益增长,全瓷材料在种植修复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然而,关于全瓷材料的长期性能、材料选择及设计特点等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本指南由德国口腔种植学会(DGI)联合德国牙科与口腔医学会(DGZMK)共同制定,旨在提升种植体支持全瓷修复体的治疗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并完善对患者的相关宣教工作。
研究团队开展了系统性文献综述,针对种植体支持全瓷修复体的三类主要适应症(种植体支持单冠、短跨度固定义齿、全牙弓修复体),评估其临床性能。指南中的建议基于证据质量等级或专家共识制定。
-
单冠修复:二硅酸锂陶瓷、硅酸盐陶瓷以及各代氧化锆陶瓷均表现出良好的 3 年生存率(约 96%–97%);与之相比,聚合物渗透陶瓷的性能较差,不被推荐用于该适应症。
-
短跨度固定义齿与全牙弓修复:仅有 3 摩尔百分比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3Y-TZP 氧化锆)具备临床证据支持;采用微饰瓷设计与整体式(单块式)设计可降低崩瓷风险。
-
患者宣教:由于新型材料及全牙弓全瓷修复体的相关临床证据尚不充分,因此特别强调对患者的宣教,需明确告知治疗潜在局限。
只要谨慎选择材料、严格遵循粘接流程并采用合理的修复体设计,种植体支持全瓷修复体即可成功应用于临床。但该技术仍存在临床局限性,在全牙弓修复适应症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跨学科协作对于优化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