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常存在功能受限问题,但目前尚未整合出实现功能恢复的最佳临床实践方案。本临床实践指南旨在制定基于证据的推荐意见,以改善肺癌患者的功能结局。
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对 2010 年至 2021 年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研究内容涵盖肺癌各疾病阶段、各治疗时期中用于改善患者功能的干预措施。研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质量评估标准进行偏倚评价,并依据 GRADE(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方法学,针对 “预康复期”“外科术后急性期(住院期间)”“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即刻(术后 / 治疗后 1 年内)”“疾病稳定存活期” 四个阶段,分别就患者的 “活动能力”“身体活动量”“整体功能”“社会功能” 四类结局指标制定推荐意见。
本研究共纳入 54 项研究,核心结论如下:
-
活动能力改善:在 “预康复期” 及 “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即刻” 阶段,应采用联合运动方案(如有氧 + 抗阻运动、有氧 + 呼吸训练等)改善患者活动能力;
-
身体活动量提升:在 “外科术后急性期”,联合干预措施(如运动 + 康复指导)可能对增加患者身体活动量有益;在 “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即刻” 阶段,包含运动与健康宣教的多模式干预可改善患者功能;
-
整体功能优化:在 “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即刻” 阶段,联合运动方案可改善患者整体功能。
现有证据表明,在 “预康复期” 和 “治疗后早期” 阶段,针对患者 “活动能力” 的干预效果最为明确 —— 其中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 或 “有氧运动联合呼吸训练” 的方案可带来中等程度获益。当前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需进一步探索:
-
干预措施的长期坚持性及功能改善效果的持久性;
-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拓展及功能结局指标的覆盖范围扩大(如纳入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
-
特殊场景下的干预效果(如晚期肺癌患者、长期存活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身体衰弱患者),以及照护者相关因素对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本指南推荐意见适用于肿瘤科医师、康复科专科医师、胸外科医师、全科及呼吸科医师、护士及其他支持治疗相关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