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高发疾而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不仅在人群中展现出较椎间盘突出症更高的患病率,同时也是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病理基础。尽管构建IDD动物模型对探索其病理机制与推动转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受限于IDD病因学与病理生理尚未完全阐明,且现有的IDD动物模型繁杂多样且缺乏统一标准,迄今仍无广泛公认的IDD动物模型。本指南系统梳理了鼠、兔、羊、猪、狗、猴等不同动物的IDD模型,重点阐述诱发性(如纤维环/终板/髓核损伤、机械力学损伤)、自发性及基因修饰模型的建模原理、关键技术要点、可重复性与临床相关性,并比较其优势、局限及适用研究场景。同时提出影像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力学与行为学等多维度终点评估体系与推荐观察时间窗,明确伦理与动物福利要求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指南旨在为研究者在具体科学问题与资源条件约束下,规范化选择与应用IDD动物模型提供方法学参考,促进本领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