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EC)是发达国家中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尽管大多数病例在早期就得以诊断,但复发或转移情况下的预后仍然不佳。强烈建议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因为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风险分层,并且可能会改变治疗建议。2023 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更新的子宫内膜癌分期,既凸显了传统临床病理因素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进行分子分类以预测预后的必要性。在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标准治疗方案是全子宫切除术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淋巴结评估仍存在争议,因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益处尚不明确。辅助治疗包括放疗、近距离放射治疗和化疗,应根据风险类别进行选择。对于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女性,卡铂和紫杉醇的联合用药长期以来一直是标准治疗方案。然而,由于免疫治疗的进展,目前的治疗选择已经发生了变化。本指南的目的是总结目前关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和随访的证据,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