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 |||
|---|---|---|---|
| 项目 | 评估指标 | 评估频率 | |
| 危险因素 | 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史、糖尿病病程、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病史及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 | 基线 *+ 每年至少一次 | |
| 血管结构和功能 | 踝 - 臂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超声 | 基线 *+ 每年至少一次 | |
| 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 | 糖尿病病程较长(如 10 年以上)或可能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或合并大、中血管疾病患者应完善检查 | ||
| 靶器官损伤 | |||
| 心脏 | 心肌特异性标志物:NT-proBNP/BNP 和 hs-cTn | 基线 *+ 每年至少一次 | |
| 心电图 | 基线 *+ 每年至少一次 | ||
| 经胸超声心动图 | 心肌标志物升高或合并高血压或心电图异常或心脏听诊异常的患者应完善检查 | ||
| 脑 | 颅外血管:颈部血管超声等 | 合并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或合并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疾病时应完善检查 | |
| 颅内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等 | 合并吸烟、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等脑卒中风险因素时应完善检查 | ||
| 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测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 | T2DM 患者≥ 65 岁或出现因自我护理活动问题导致临床状况显著下降时,应完善认知功能的评估,并酌情每1~2 年评估一次 | ||
| 小、微血管:头部 CT 或 MRI 等脑组织结构影像检查 | T2DM 患者确诊后至少一次;具有较高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性的患者应完善检查 | ||
| 外周血管 | 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或体征的评估以及皮肤温度测定、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触诊以及股动脉杂音听诊等; 如上述异常需进行踝臂指数、下肢动脉超声等检查 | 年龄> 50 岁或伴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高危因素(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等)或糖尿病病程 5 年以上 T2DM 患者,每年至少一次 | |
| 肾脏 | 尿白蛋白 / 肌酐比值、血肌酐等 | 基线 *+ 每年至少一次 | |
| 视网膜 | 眼部检查:视力、眼压、房角、虹膜、晶状体和眼底等 | 基线 *+ 每 1~2 年至少一次 | |
| 注 | NT-proBNP/BNP: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 /B 型利钠肽 | hs-cTn: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 |
| T2DM:2 型糖尿病 | * :T2DM 患者确诊时或首次就诊时 | ||
| 查看相关指南 | 2型糖尿病患者泛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 ||
| 查看相关指南 |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